大余县人民政府
将戴家湖工业公园、武钢606、红钢城串联起来,把旧厂房、旧街改造成工业风格的旅店,在旅游区内举办工业摇滚音乐会……1月17日,谈及如何在武钢文化旅游区打造年轻人喜欢的工业风特色旅游IP,市人大代表、武汉利源洪达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苏毅提出不少好点子。
苏毅说,武钢文化旅游区去年2月份开园,并于10月份被文旅部评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武钢文化旅游区内的一号高炉遗址被列入国家工信部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在旅游区内的自动化炼钢操控中心里,游客们可以看到钢板轧制的火热场面。武钢文化旅游区就在武钢厂区内部,游客可以看到工业管道、铁轨、火车头等硬核工业元素,可以在里面全方位体验工业文化风。
“目前,武钢文化旅游区的工业旅游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苏毅说。
如何挖掘?“多管齐下,打造青山区特色的工业旅游IP!”苏毅提出了不少想法:武钢旅游文化区及其周边有不少的工业元素景点,如戴家湖工业公园、武钢606、红钢城等,可以尝试将它们统一串联起来。此外,武钢文化旅游区周边有不少老旧厂房、旧街,可以将其改造成工业风格的旅店,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让游客一住进去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工业风格。他还建议,可在旅游区内举办工业摇滚音乐会,汇聚人气。
苏毅表示,武钢文化旅游区开园后,没有景区专属的官网、官博、官微、抖音号等宣传平台。游客在网上也很难便捷寻找到武钢文化旅游区的景区导览图等配套旅游资料。此外,武钢文化旅游区应打造更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例如,湖北省博物馆设计了越王勾践剑摆件、U盘等文创产品;江西省景德镇的陶溪川文化创意工坊内,许多手工艺人现场制作并销售陶瓷工艺品。
“引入特色IP思维,打造年轻人喜欢的工业风。”苏毅说,建议市区提供政策引导,协同规划,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配套服务,持续系统性挖掘工业IP旅游资源,将武钢文化旅游区打造成我市工业旅游的特色名片。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7230023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