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区人文——南湖、双桥村(八)
公示了一份涉及城中城改造的规划方案,具体如下:
南湖村、双桥村?很多人不禁要问了,这个地方也是长江新区的范围吗?是原谌家矶区还是武湖片区,还是阳逻片区?答案都不是。它就是我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到的长江新区一个特殊片区的存在——原属黄陂滠口街道的南湖桥、双桥村。
说起这两地方,如果不拿地图,你还真不见得找得到,甚至你开车导航,有可能错过进村的路。What?说得这么邪乎?小编这绝对不是忽悠大家。为了更直观地向大家展示,下面就用地图来标注下这两地方的区位,如下图所示:
看到上面的地图显示,大家相信不会再质疑我刚才所说的吧。给你个导航,你都不见得能找到通往这两处位置的路。因为这两地方,处在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地理位置。尴尬之处在于,这两处被天然的河流,完美的隔断了,东西进出,除了三环线可以通到此处外,就剩滠口方向与谌家矶方向的两条小路可以通往此处了。如果不是涉及拆迁,估计这两地方打死也不会有人想到,武汉还有这样的地方存在。
提到这个南湖村、双桥村,我们不得不从它的原归属地说起——黄陂滠口。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为孝感地区黄陂县滠口区。
1956年,17区与12区合并为横店区。
1958年,区改为公社,属东冈公社。
1969年,撤区并社,由滠口、刘集、叶店、后湖、向店5个小公社和千波店公社的2个自然塆合并为滠口公社。
1986年,撤滠口公社,建滠口镇。
1999年,撤滠口镇,建滠口街道。
我们今天提到的南湖、双桥两村,就是原属滠口街道管辖范围,如下图所示。
2019年8月,《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规划已获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正式将南湖村、双桥村纳入到长江新区整体规划中。
2023年8月,长江新区正式完成对南湖村、双桥村的托管,目前由武湖进行管辖。
南湖村、双桥村两地比较特殊,且一直都比较神秘,虽然原属于黄陂区管辖,与汉口北、滠口街也就一河之隔,但是连黄陂本地人基本上没事都不会往这里去。巧合的是,两处都于处于三环线两侧,且都属于武汉市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区之一。
2005年,在南湖村启动建设的三环线号线及府环河改造等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征地拆迁和后续还建房任务颇为繁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还建房建设和分配工作滞后。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特别是南湖片区,瞬间刮起了一阵“种房”热。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当时对这种土地管控政策,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南湖、双桥村这种城郊结合部,由于距离汉口(谌家矶)很近,对外地人的吸引力不小,只要找到关系,在汉口(谌家矶)都可以买地皮做房子,更不用说当时还是郊区的黄陂南湖、双桥村了。在这次的“种房”热中,相较双桥村,南湖村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从上面的卫星图上我们可看出,南湖村横跨三环线两侧,除了三环线外,基本上是一马平川,反观双桥村,境内基本上位于三环线外,且多处有铁路线路过境,地域也较狭窄,可利用土地不多。
直到2017年,因涉及到长江新区的建设,武汉市人民政府发文(武政办〔2017〕132号)明确将长江新区南湖片区双桥村与南湖村列入2018年城中村改造计划。此次棚户区改造,共涉及8069户,项目改造范围内宗地面积10,870亩,项目预计总投资205.8亿元,将在2021-2025年内完成。
就目前实际进度情况看来,基本上在原先计划时间内。
截止2024年3月,位于三环线内、解放大道以东的南湖村的还建房小区已经陆续完工,如图所示。
南湖村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村庄,总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三环线和解放大道延长线年,有数据显示,村内居住群众1.3万余人。而双桥村相较南湖村,面积要小得多,人口估测不到1万人。对于两个均属于棚户区改造的片区的居民来说,与过去棚户区的告别,即将迎来新的生活。
2019年3月,长江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方案已按程序经武汉市规划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专题会审议通过,并根据《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该方案予以过行了公示。涉及南湖、双桥片区的,如上图所示。
至此,长江新区对相关片区未来定位,我们基本上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未来两个片区的发展,将趋向两个方面。
1、三环线以外区域,继续对府澴河进行综合整治,打造一条绿色长廊线。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