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022年武汉产业结构之九大支柱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园区企业布局、各地区发展差异等)
武汉支柱产业空间布局、武汉支柱产业各区域定位、武汉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数量
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武汉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实施支柱产业壮大计划,以头部企业带动支柱产业发展。武汉将重点布局“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建造、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绿色环保、文化旅游九大支柱产业。
其中“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聚焦光电子、硅光及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芯片、5G通信与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智能终端、信息网络等,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到2025年,“光芯屏端网”产值5000亿元。
汽车制造和服务主要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推动传统汽车转型提升,大力发展汽车研发设计和汽车后市场,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产业化,积极创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到2025年,汽车及零部件产值5000亿元。
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主要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微生物、健康服务等,建设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现代药品和高端医疗器械流通体系,打造国家健康服务中心。到2025年,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值600亿元。
高端装备和先进基础材料主要聚焦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桥梁工程和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激光装备等,打造全球高端装备产业制造中心。聚焦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前沿新材料等,推动武钢转型发展,建设炼化一体化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材料产业基地。到2025年,高端装备产值1000亿元,先进基础材料产值2000亿元。
智能建造主要聚焦工程设计、建筑设计、桥梁设计、高铁设计等,促进数字设计与建造体系精益化、高效化、流程化、智能化。到2025年,建筑业增加值2000亿元以上。
商贸物流主要聚焦传统商圈升级、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打造新零售之城。聚焦电商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建设全球供应链管理重要节点和全国物流综合枢纽城市。到2025年,商贸业增加值220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2000亿元。
绿色环保主要聚焦安全应急、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打造国内具有特色的安全应急与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聚焦绿色健康食品、时尚纺织等,提升现代消费品供给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文化旅游主要聚焦创意设计、传媒出版、文化遗产、文化商贸、博览会展等,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五色旅游”精品,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900亿元。
现代金融主要聚焦银行保险、财富管理、消费金融、风险投资、私募股权、金融科技、金融大数据、金融后台、科技金融中介服务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2500亿元。
2、武汉九大支柱产业呈现区域化聚集发展
从武汉总体支柱产业布局规划来看,武汉着力提升产业集中度,支柱产业呈现区域化聚集发展。其中汽车制造和服务产业主要由车谷副城建设,以以经开区为核心,蔡甸区和江夏区为两翼,聚集汽车制造和服务产业发展;而光谷副城则成为高端装备和先进基础材料等高端技术类产业的核心区域,并且以东湖高新区为主要核心,协同江夏区和洪山区两大核心区域,打造“光芯屏端网”产业聚集地;主城区则是围绕江岸、汉阳、江汉、武昌、硚口区等区域构建现代金融中心、智能建造聚集地等。
3、武汉支柱产业各区布局各有侧重
在各区域支柱产业布局上,各区域支柱产业细分发展方向各有侧重。东湖高新区重点布局“光芯屏端网”产业中的光、芯、屏、端、网产业研发和制造,而青山区和江夏区则侧重于光、芯、屏、端、网产业相关配套。在汽车制造和服务产业上,经开区重点布局汽车研发、制造、检测、销售、金融、展示、文旅、应用示范,东西湖区则以新能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东湖高新区偏向氢燃料电池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及零部件方向。武汉其它地区重点发展的九大支柱产业细分布局具体情况如下:
4、武汉各区打造不同定位重点园区保障支柱产业发展
为了保障武汉支柱产业发展,武汉各区还规划众多重点园区,形成产业聚集化发展。其中东湖高新区、洪山区和江夏区三大区域通过武汉未来科技城、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光谷现代服务业园、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庙山经济开发区、藏龙岛经济开发区、烽火创新谷等重点园区打造“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极核。经开区则有先进制造产业区、智慧生态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布局汽车制造等产业。
5、武汉九大支柱产业重点企业超两千家,东湖高新区重点企业聚集效应强
据武汉市发改委数据显示,武汉市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多数为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类企业,截至2021年底总计有2057家具有代表性的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其中布局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领域重点企业共计527家;布局高端装备和先进基础材料领域重点企业415家;布局“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重点企业295家;布局商贸物流领域重点企业274家;布局绿色环保领域重点企业206家;布局智能建造领域重点企业123家;布局现代金额领域重点企业89家;布局汽车制造和服务领域重点企业76家;布局文化旅游领域重点企业52家。
从各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数量来看,东湖高新区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数量蕞多,高达618家;其次为江汉区,有198家重点企业;东西湖区有164家重点企业;武昌区有163家重点企业;经开区和江岸区分别为147家和117家重点企业。
6、“十四五”期间武汉将打造两大五千亿级产业集群
武汉计划“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965”产业体系发展,打造一批万亿级、五千亿级世界级产业集群。武汉规划到2025年,“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汽车制造和服务两大支柱产业产值均达到5000亿元,高端装备和先进基础材料产业达到3000亿元。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武汉市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数字经济行业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深入解析了什么是数字经济;全球数字经济行业...
前瞻经济学人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深度】2022年武汉产业结构全景图谱(附产业布局体系、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区域布局等)
聚焦中国产业:2022年上海市特色产业之新能源汽车产业全景分析(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及目标、竞争力分析)
聚焦中国产业:2021年深圳市特色产业之大数据产业全景分析(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及目标、竞争力分析)
聚焦中国产业:2021年深圳市特色产业之人工智能产业全景分析(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及目标、竞争力分析)
聚焦中国产业:2021年深圳市特色产业之5G产业全景分析(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及目标、竞争力分析)
聚焦中国产业:2021年深圳市特色产业之集成电路产业全景分析(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及目标、竞争力分析)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医药 / 医疗器械 / 流通领域
干货!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龙头企业分析——联络互动
【行业深度】洞察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
【干货】2022年中国城市供热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投资视角】启示2022:中国大数据产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干货】2022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重磅!2022年中国及31省市光伏支架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投资视角】启示2022:中国软饮料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投资视角】启示2022:中国水力发电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行业深度】洞察2022: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
重磅!2022年中国及31省市海底电缆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干货!2022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龙头企业对比:奇安信VS启明星辰
预见2022:《2022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全景图谱》
重磅!2022年中国城市供热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干货】CPU芯片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预见2022:《2022年中国储能电池产业全景图谱》
预见2022:《2022年中国数控机床产业全景图谱》
【蕞全】2022年中国电梯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情况
干货!2022年中国变频器行业龙头企业对比:汇川技术PK英威腾
徐文强等专家受邀为洛阳国宏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祝贺!前瞻产业研究院荣获未来能源领域荣誉奖——“氢天奖”
前瞻产业研究院陈立科总经理受邀参加2022豫粤电子信息产业对接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成功签约珠海高新区,接下深度合作头部棒
金蝶与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企业云服务生态白皮书》
深珠合作示范区(后环片区)城市设计国际招标头部名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