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高新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取得阶段进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岭)5月4日,从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武汉院”)获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取得阶段进展,大型社会模拟器已初步完成原型系统研制。
当日,在由东湖高新区网信办指导、北大武汉院主办的基地建设进展汇报会暨建设交流会上,清华大学教授苏竣、浙江大学教授黄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网络信息总体部研究员周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延东、中央网信办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夏学平等专家学者,围绕基地建设进展和成果开展深度交流,共同为基地建设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2021年9月,中央网信办等八部委联合批复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东湖高新区作为唯一的功能区,入选全国10家综合基地。2023年4月,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与北大武汉院签约,共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本次会上,北大武汉院详细介绍了基地工作思路,并介绍了蕞新工作进展和成果。大型社会模拟器,基于首席科学家朱松纯团队联合攻关成果。该系统在基于人类价值驱动的智能体行为模型构建以及对人类社会的仿真模拟方面取得阶段进展,已具备10万级智能体并发模拟能力,系统建成后可为社会治理的政策制定与决策支持提供全新的研究和分析方法,提高社会治理和决策的科学性。
在提升模式影响力方面,基地已高标准完成智能社会体验馆预告片和部分沉浸式场景制作,预计年内建成并对社会开放,力争打造成为国内外一流水准的智能社会科普场馆。同时,基地积极参与智能社会治理领域的标准建设工作,正在牵头或参与制定的人工智能领域权威标准、白皮书、研究报告达十余项。其次,基地牵头成立亚洲仿真学会(ASSA),并通过积极举办中国智能社会治理论坛、ACM中国图灵大会和亚洲社会仿真学会年会等方式,提升在智能社会治理方面的国内外影响力。
在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场景方面,智慧教育社会实验的成果(VR未来课堂、AI体测、AI心育服务、校园数据大脑等)已在光谷四小、光谷十八小等7所学校应用,在助力东湖高新区教育智能化、公平性、个性化、普惠化方面成效明显。智能公共安全社会实验以“AI仿真模拟助力社区精准治理”为亮点,在赋能东湖高新区老旧小区“生命线”安全治理以及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效能方面初见成效。智能交通治理社会实验已基于相关算法初步完成“交通全息治理与仿真决策”原型系统的研发,以交通仿真预测和信号智能自适应为亮点,赋能武汉东湖高新区交通智能化、精细化治理。元法智能系统以百亿规模参数的法律垂直大模型和规则引擎相结合为亮点,其成果已在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目前正在推动以法律智能机器人的方式开展大模型落地。
下一步,东湖高新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将加快大型社会模拟器和垂直领域大模型的研发,以及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加强社会实验的观测评估、法律法规/标准/白皮书/政策制订工作力度,提炼并总结武汉和东湖高新区在智能社会治理方面的经验,超前研究和探索智能社会治理模式;依托“智能·文明·道路”系列品牌学术活动和亚洲社会仿真学会等国际平台,持续加大对外交流和理念传播,助力基地高质量发展。
顺利贯通!武汉再添过江“大动脉”
“武汉”看见武汉,头部张图来了!
10件年度实事看2023荆楚问政的“热辣滚烫”
980元退还了 这种“好事”请多长个心
青山区入学划片情况预计5月底公示
第五届湖北网上群众工作系列评选揭晓
发到家生活超市拟入驻汉口城市广场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