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九市合作共建22个产业园区武汉城市圈“飞地经济”拔节生长

admin9个月前 (09-27)武汉产业信息19

  来源:黄冈日报、鄂州日报、长江日报

  3月18日,富乐德·长飞半导体黄冈产业园项目在武汉签约。这是武汉东湖高新区与黄冈市共建的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入驻的蕞大项目,也是武汉城市圈“飞地经济”兴起的蕞好见证。

  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通俗地称为“飞地经济”。

  早在2017年,国家发改委就出台了《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飞地经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自由有序流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今年湖北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武汉城投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雯提出建议,放大武汉制造业外溢效应,推广圈内县市建立飞地经济模式,推进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发展。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也提出,建议武汉城市圈采用“######地”政策,即科研“飞进”武汉,制造业“飞出”武汉。事实上,随着武汉城市圈交通“硬联通”的拉近,在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下,圈内“飞地经济”业已拔节生长,呈现双向输出的良好态势。

  黄石在汉科创“飞地”模式引来同行考察

  去年6月,湖北省首个“科创飞地”——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进驻武汉,巧妙破解困扰圈内城市的高新技术缺乏与人才招引留用两大难题,开园不到一年,已有63家企业和机构入驻,15家入驻企业与武汉高校组建了30个技术创新团队,引进教授、博士高层次人才61名;围绕黄石市主导产业“卡脖子”问题,入驻企业与合作高校开展联合攻关50余项;16家企业与科技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园区一派勃勃生机,不仅让黄石本地企业获益,也成为黄石招商引“智”、产业转型的重要平台,成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机制创新的典型样本(详见《长江日报》3月14日10版报道)。

  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的运作模式不仅吸引了城市圈兄弟城市关注,荆州、荆门及江西萍乡等市也纷纷前来考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市迅速行动起来,依照“研发在武汉、制造在城市圈,头部在武汉、链条在城市圈”的发展理念,规划在汉设立离岸科创园,有的城市已经开始选址了。

  荆州市不甘落后,正准备投入几个亿在武汉打造荆州离岸科创园。

  黄冈市捷足先登。去年10月,黄冈市依托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在光谷大学科技园租赁约1000平方米场地,设立了武汉(黄冈)离岸科创中心, 5人组成的招商队伍进驻,当年成功引进头部在武汉企业落户黄冈园区1家,推荐黄冈本地企业研发机构进驻中心1家,即将签约企业3家,初步实现黄冈武汉双向输出。

  拓展“飞地经济” 武汉在城市圈内共建22个产业园区

  相较于圈内城市近一年来的创新探索,作为肩负城市圈“一主引领”之责的武汉,这几年一直在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溢出效应,拓展“飞地经济”合作,探索实行区域股份合作制,推动武汉产业链向圈内城市延伸。

  早在2017年,东湖高新区就开始向毗邻城市拓展“飞地经济”:与黄冈市签订了《深化合作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协议》,启动完成了园区概念规划编制、起步区用地性质调整评估论证、土地规划局部调整等工作,强力推进了招商引资工作,并积极筹建园区建投公司,当年签约引进项目4个,在谈项目9个,重点推进项目4个;与黄石市开展合作,选址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中国光谷黄石产业园”,重点发展光电子、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产业;联合鄂州市政府,在梧桐湖新区打造东湖高新科技创意城与东湖高新智慧城,致力于打造产城一体、交融并进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满足企业成长全周期需求。

  近两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武汉产业溢出效应进一步加大,产业链加速向城市圈延伸,与圈内城市共建的科技产业园日益增多,“飞地经济”在城市圈得到蓬勃发展。

  咸宁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推动光谷科创大走廊咸宁段建设,与光谷签订合作协议,围绕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共建光谷咸宁产业园、组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产业发展基金、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等六大方向,推进两地同频共振,合作走深走实。以共建科技产业园为载体,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已经扎根咸宁,正在茁壮成长。从2021年1月到今年1月,咸宁已承接武汉产业转移项目42个,合同投资总额59.69亿元。

  天门与武汉共建中国光谷(天门)科技城、天门科创孵化园、天门—华中科技大学政产学研用合作中心,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加快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天门生物产业园建设,引进培育规模以上生物企业51家,年产值达到200亿元。

  仙桃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华山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建设武汉车都的重要配套生产基地。

  据来自武汉市发改委的数据,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城市圈其他兄弟城市高新区、经开区等通过合作共建、“园外园”、“飞地经济”等方式,结对建设了22个产业园区,形成总部、营销、注册在武汉,配套、基地、生产和辅助产品在城市圈8市的产业双向转移生态格局。

  鄂州与光谷共建100平方公里、千亿级光电信息产业基地

  作为武鄂同城化核心区、桥头堡,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光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相通,充分发挥毗邻光谷的优势,主动嵌入,精准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链,正在与光谷共建100平方公里的光电信息产业聚集区,共同打造国家千亿级光电信息产业基地。

  经过多年的协同发展,武鄂两地已初步形成“起步在高校、发展在光谷、共享在葛店”的全产业链产业体系。目前,研发在光谷、生产在葛店的企业已经接近100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直接为武汉配套的占到了四分之一。

  去年以来,围绕协同创新、产业融合、互联互通、绿色发展,鄂州与武汉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两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武鄂同城化升级版,其中产业相融是核心。

  围绕着光谷“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链,鄂州主动对接,补链、强链,构建武鄂科技产业园。目前已有三安、芯映、瑞华“三驾马车”正在领跑鄂州“芯”产业,同时引进了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面板显示等细分领域项目,与在武汉左岭布局的华星光电、天马电子、国家存储器等重大项目对接配套,形成精准对应上下游关系,通过互通互融互促打造产业链生态,避免同质化竞争,共同打造国家千亿级光电信息产业基地。

  位于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的东湖高新智慧城,总规划面积1200亩,由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联手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投资36亿元打造,建成后将承接近500家企业,预计年产值达千亿元,目前已有线家科技企业入驻。

  位于光谷和葛店交界处的光谷联合科技城(葛店),由武汉、鄂州等方面共同投资30亿元建设,已入驻企业约80家。

  据统计,这两家科技园的入驻企业有60%以上是从武汉搬迁过去的,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均与武汉有着上下游的关系。

  黄冈与东湖高新区共建“光谷第九园”

  3月18日,富乐德·长飞半导体黄冈产业园项目在武汉签约,落户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这是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成立以来引进的投资蕞大的项目。项目聚焦国家战略和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将加快推进我省半导体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对于解决我国芯片“卡脖子”制约、打造光谷万亿级“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推动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加快黄冈建设鄂东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具有重大作用。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是黄冈市人民政府与武汉东湖高新区2016年2月签订协议合作共建,以“同城试验田、光谷第九园”为目标,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光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双方于2018年1月又签订了深化合作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共同出资组建武汉光谷黄冈科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项目投资及融资筹资工作。

  2019年12月,武汉光谷黄冈科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头部个项目——投资2.1亿元的高新技术孵化器开工项目开工,总建筑面积为5.5万平方米;2021年7月12日,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正式开园,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启动。当天,光谷“青桐汇”在园区举行路演;湖北墨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镇江太迪电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签约进驻高新技术孵化器;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与东湖高新区科创局、武汉高科集团签订协议,共建“黄冈(光谷)科技创新中心”,与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分别签订“科技创新孵化”协议。

  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进同城化示范区、示范项目建设,2021年5月,武汉城市圈首次联席会提出,未来3年武汉城市圈将打造十大示范工程,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名列其中。

  2021年,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多项经济指标全面向好。全年新签约项目4个、新投产项目3个,新增规上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实现生产总值1.06亿元,发行高新技术孵化器项目政府专项债1.63亿元,总引进落户10余个项目,总投资逾40亿元。

  2022年1月26日,园区迎来首家“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冈”的企业——武汉虹识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虹膜生物识别核心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应用服务及产业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十年来一直潜心虹膜识别算法和芯片的研究,已研制出世界首款虹膜识别专用芯片。公司将以入驻光谷黄冈园为契机,大力扩展产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2年2月7日,黄冈虎年头部会——深入推进市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提出,依靠武汉这个龙头,积极承接“光芯屏端网”、大健康等产业外溢,实现产业转移精准化、产业承接集聚化;加快推进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建设,启动科技产业新城片区整体开发,打造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示范工程,筹备设立首期30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做实武汉(黄冈)离岸科创中心。

  2022年,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将加强与中国光谷的深度融合,争取东湖高新区将光谷黄冈科技园与其他八大园区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做实“光谷第九园”;推进离岸科创中心提档升级,将租赁面积扩大到3万平方米;加强与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光电研究院对接,提升企业孵化功能。

  园区将紧紧抓住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战略部署及建设黄冈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大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依托光谷政策、产业、资本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承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外溢产业,重点聚焦光通信(5G)、智能终端、新能源与环保装备、文化创意等细分产业链,实现园区经济爆发式增长目标。

  专家点评:“飞地经济”让生产要素在区域间高效流动

  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教授:很多地方对“飞地经济”进行了积极探索,省内宜昌市做得蕞好,在政府协调下,为山区县在江边县市借地发展工业园,自己建,自己招商,产生的税收按比例分成。位于山区的兴山县“飞地经济”收入10年翻了6倍,累计分税4.39亿元。

  “飞地经济”形成了一种跨地区发展的新模式,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里进行资源要素、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譬如,黄石在武汉建“科创飞地”,突破了人才招引留用的难题;武汉到黄冈共建“产业飞地”,是为解决土地要素的制约。

  “飞地经济”有很多模式,有的是政府主导,政府之间合作共建园区;有的是靠市场主导,企业投资,市场化操作。

  “飞地经济”要处理好几个问题:政策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成绩单共享,这些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企业都很重要,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都要讲,利益共享才是内生动力,互惠互利才具有可持续性。

  武汉作为城市圈领头羊,劳动密集型、用地需求高的产业,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飞地经济”形式向圈内城市转移,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城市圈产业协作,“飞地经济”、共建园区都是很好的模式,很好的载体。

  联系电话版权所有: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备案号:鄂ICP备19004981号

  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不含IE8)浏览网站技术支持:湖北遗爱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关注】武汉拟出台新规事关新建住房

【关注】武汉拟出台新规事关新建住房

  中心城区新建商品住房,按照不低于住宅面积6%的比例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城区、开发区可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商品住房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项目及比例要求。   在武汉市正常缴纳社会保险且无自有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以及符合武汉市人才租赁房承租条件的对象均可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   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建筑面积为30-5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为主,单套房...

世界500强国药集团锚定武汉

世界500强国药集团锚定武汉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世界500强国药集团锚定武汉   “对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而言,要扩大研发和生产,会优先选择定制化厂房。”7月22日,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波睿达”)副总经理唐骝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这家湖北“金种子”后备上市...

东湖高新携手人民电器集团 重点聚焦于武汉等区域产业园区项目

东湖高新携手人民电器集团 重点聚焦于武汉等区域产业园区项目

  双方将重点聚焦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大湾区及长三角等区域的产业园区项目,在园区建设、招商服务、园区运营、智慧园区、物业服务等领域建立深入合作关系。   观点网讯:近日,东湖高新与人民电器集团在武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聚焦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大湾区及长三角等区域的产业园区项目,在园区建设、招商服务、园区运营、智慧园区、物业服务等领域建立深入合作关系...

中国中部首个双碳产业园区落户武汉

中国中部首个双碳产业园区落户武汉

  房讯网讯 据头部太平戴维斯消息,该机构近日获武汉高科集团二级公司武汉左岭新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为武汉高科·双碳产业示范区提供策略顾问服务,同时连接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提供后续招商引资服务。   据悉,武汉高科·双碳产业示范区位于武汉光谷左岭大道,总投资130亿元,拟规划研究用地范围约2700亩。   作为左岭的新地标,武汉高...

中新网湖北湖北新闻网

中新网湖北湖北新闻网

  (胡聪 黄淼)TCL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一期)主体结构28日上午全面封顶。该项目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集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慧园区、科技研发、数字应用于一体,总体用地585亩,空调年产能达750万套,分三期建设。   据承建单位中建五局项目经理尹成华介绍,项目主体结构全部封顶,比合同工期提前1个月。当前,该局建设者们正全力冲刺后续施工,力争在11月1日前完成厂...

人民网:武汉“千亿元级”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即将复工

人民网:武汉“千亿元级”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即将复工

  4月1日,湖北省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光电子产业园项目首批返岗员工返岗。据了解,针对湖北项目复工复产需求及实际情况,项目从返岗过程、返岗后项目管理两个方面做好复工准备。截至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复工后,项目建设人员人数将达500人。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光电子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由1栋20层厂房、6栋4层厂房和3栋4层仓库等业态组成。该...

再添样板工程格力光伏多联机赋能武汉沌口创意产业园

再添样板工程格力光伏多联机赋能武汉沌口创意产业园

  近日,格力中央空调凭借稳定高效的产品、领先的技术能力和高品质的服务,继服务武汉沌口创意产业园二期项目工程,完成施工后,再次中标三期项目——高科技产业园以及天运办公楼改造项目。为其提供旗下光伏变频多联机,作为产业园清洁能源试点,打造针对性定制化解决方案。   据悉,其中高科技产业园为地上4层,建筑高度18.9米,建筑面积约25000㎡;天运办公楼...

创意产业园(武汉有哪些文化创意产业园)

创意产业园(武汉有哪些文化创意产业园)

  汉阳创意产业园在晴川龟北路片区,利用原有的工业老厂房和两江交汇、文化厚重、山体巍峨、林木葱郁、交通便利的天然优势,进行新的定义和设计、改造,吸引艺术工作者及创意产业从业者的入驻,使龟北路片区形成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成为一片独特的艺术聚集地,以此推动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链,总面积660亩。   上一篇:瑞思学科英语(北京瑞思学科英语工作怎么样?课程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