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投资80亿元!中创新航武汉三期项目启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2日讯(记者郝天娇)6月12日,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武汉基地三期项目在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启动。该三期项目投资80亿元,2024年初建成投产后,中国车谷将新增20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能。
二期项目预计明年投产,中创新航增资120亿元建设三、四期项目
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领军企业之一,中创新航国内新能源汽车装车容量位居前三。
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武汉基地,是其在国内布局的七大产业基地之一,是武汉市头部个大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也是经开区和武汉市抢占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赛道的战略性项目,为经开区和武汉市打造自主可控的“三电”供应链、提升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力补上了重要一环,对稳增长稳投资稳产业链、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大走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落户武汉经开区以来,中创新航武汉基地项目建设不断创造“新中航速度”“车谷速度”。仅用时不到一年,中创新航武汉基地一期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二期项目厂房主体结构已于5月31日全面封顶,比计划工期提前半个月完成,预计2023年投产。
据悉,中创新航武汉基地一、二期项目2021年5月签约、7月开工,总投资100亿元,年产能为20GWh。
一、二期项目进展顺利,中创新航决定增资扩产。5月11日,中创新航与武汉经开区签订新一轮合作协议,增资120亿元建设三、四期项目(其中三期占80亿元)。据介绍,中创新航武汉基地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能可达50GWh。按每台纯电动汽车装配80KWh动力电池测算,届时生产的动力电池,可至少装配60万辆纯电动乘用汽车。
中创新航武汉基地三期项目从签约到启动,只用了一个月,再次跑出“车谷新速度”。在6月12日的项目启动活动上,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说,武汉基地项目落地中国车谷以后,省市区各级部门大力支持,项目不断跑出加速度,“我们有信心在武汉创造更多奇迹,实现更大价值,做出更大贡献。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智能化标杆工厂,为武汉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中创新航武汉基地制造运营中心负责人黄长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作为国内的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在企业上下游配套、物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创新航武汉基地未来将成为中创新航在国内布局的中心位置。
中创新航项目为武汉车企提供充沛动力
当天,东风公司、神龙公司、路特斯汽车、小鹏汽车等车企相关负责人参加中创新航武汉基地三期项目启动活动,他们期待项目快建设、早投产,为武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充沛动力。
神龙公司执委会成员、采购部部长陈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快速提升,新能源是一个未来的大的趋势。因此,对于整车厂来讲,向新能源转型必须是快速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相当于是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对整车厂的配套非常关键。中创新航的投产,缩短了我们的供应链,提高了成本竞争优势和合作效率。对于整个经开区新能源整车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支撑作用。”
陈珂提到,今年,神龙汽车首款纯电车型——东风富康ES600的销量远远超过了预期。“在未来的三年里面,神龙还将布局4款电动车,目前正全力推进工作。中创新航作为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它的产品是我们优先考虑的。”
目前,武汉经开区聚合“国家队”“新实力”“新势力”,加快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上进入头部方阵。
为中创新航项目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活动上,武汉经开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为中创新航四期项目加快提供土地、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中创新航周边生活配套环境,特别是加快直达中创新航的地铁16号线二期建设,让中创新航及员工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同时,武汉经开区将进一步优化汽车产业生态,大力推动零部件产业近地化配套,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全力建设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汽车产业链,助力湖北省成为比肩广东、上海的全国汽车强省前三强。
2021年度荆楚问政网群工作系列评选结果出炉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