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众创基地——记中国一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项目
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产业园改造现场
楚天都市报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王惠 杨爱国
广泛集聚智能高端企业,发挥创业创新集聚效应。
2018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原有20余年历史的沌阳街民营科技工业园一区老厂房升级改造,将老旧存量资产,盘“活”为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基地。
由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项目包括改造16栋框架厂房为研发实验楼、功能升级1栋行政办公楼、维修改造5栋人才公寓,并新建1栋科技研发楼、1栋智慧立体停车库及1栋配套机房。该项目针对园区开展全方位智能化建设,目前,这一改造项目已英姿初显,首个组团将于近期交付使用。
自3月27日以来,整个项目现场已形成大干快上的施工氛围。在第二组团F栋现场,记者看到,工人正对外墙装饰抓紧施工,现场防疫安全丝毫不放松。
复工以来,工人累计进场1000余人,项目上边施工、边运营。为此,项目部引进智慧工地AI防疫监测系统。
记者注意到,当工人靠近闸机时,AI防疫监测系统上会显示工人体温数据、是否戴口罩,筛除发热人数,如有工人疑似发热和体温异常,系统语音会头部时间显示在大屏上,实现了快速无接触体温监测筛查。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项目部在智慧科技馆门口放置智能机器人“小慧”,普及防疫知识;前后三次对园区约1000人进行抗体及核酸检测排查,均正常;为工人发放健康卡片,凭卡出入现场……
施工方中国一冶项目经理李俊杰介绍,该项目作为武汉经开区建筑业首个复工项目,从正式复工到6月30日,响应中国一冶集团倡议号召,全面掀起“大干一百天,四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高潮。截至当前,施工任务全面提速:新建科技研发楼的基坑支护结构全部完成、新建智慧立体停车库工程桩全部完成;项目改建部分首个组团(P、R、O、Q栋)将于近期交付;第二组团(F、G、D、E栋)预计7月交付,第三、四组团也将陆续交付。
近日,记者现场注意到,一辆蓝黑色小巴士正在园区道路行驶,车上有数名工作人员正进行体验测试。据悉,目前园区内设置了约700米长的测试段,测试效果良好。
项目总工霍其赞介绍,今年2月期间,园区多辆无人小巴士曾被运送到雷神山医院,发挥无人驾驶功能,开展防疫物资运送及现场消杀工作。今后,该园区建成后将为园区企业提供一个集无人驾驶、智能停车、人脸识别等为一体的智慧园区,方便园区智慧出行。
此外,该项目新建的智慧立体停车库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12层,有3个进出通道,可容纳1186个停车位,内设18套独立垂直升降系统,存储车的时间在60至90秒,可支持手机App预约存储车,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蕞大、停车数量蕞多的智慧立体停车库,大大提高停车效率的同时,解决了未来科技园区内车辆多、停车难的问题。
作为湖北省级重点建设计划项目,该项目以科技芯片为设计构思,整个建筑组团形成一个电子“芯片”的造型,在质量安全管理上多措并举,做到了精准化管理。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质量控制更严苛,项目部通过BIM技术对楼层管线综合排布,快捷高效地识别出交叉管线,并自动按规范进行调整、优化,省时、省工、省力。
项目采用无人机巡航、无人安防车巡逻、大型机械设备智能监测、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管控,及时发现各类不安全、不文明行为,并进行通报与推送,限时整改。
此外,施工中采取带便携式测力计的夹具加压方式进行加压固定,解决了钢板受力不均、空鼓率高等质量问题。
在安全标准化基础上,项目提出“1.0+”安全文明及绿色施工管理理念,自主创新开发智慧园区管理系统软件,结合云平台、大数据等智能工具,实现“智慧+安全”全覆盖,推进项目安全管理信息化、高效化。
项目在自主创新技术攻关方面也取得了成绩,至今已申报专利5项、省部级工法2项、冶建协QC成果发布2项。
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有效导入人工智能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聚集,目前已有包括百度、腾讯等多家世界级领军企业签约入驻,今后奋力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和众创基地。
杭州亚运会首日:艇进三金 湖北健儿完美“起杭”
湖北首个易地扶贫搬迁村五年“蝶变”
武汉600余居民共享“百家宴”
恩施游遭诱骗购买千元珠宝已“退货退款”
武汉经开金域蓝湾社区挖掘“社区合伙人”
白马山下 “旧舍蝶变”和美人家
打造共同缔造“幸福硚口样板”升级版
“五共” “助坝首头部村”拥抱幸福家园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