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园又迎利好武昌拟打造70公顷高铁产业园
原标题:杨园又迎利好,武昌拟打造70公顷高铁产业园
8月24日,记者在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2018年会暨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头部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获悉,武昌区拟在杨园片区打造总用地面积为71.2公顷的高铁产业园区,同时围绕铁路文化建设成火车工业遗址公园,进一步打造武汉特色的一站式全设计创意综合体。
24日下午,作为“设计之都”活动的重要一环,武昌区招才引智考察活动在中南建筑设计院举行。武昌区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昌区拟重点打造两大项目——设计联盟大厦、高铁产业园两个项目。
据悉,《武昌文化产业项目册》明确提出,设计联盟大厦规划选址武昌中南片区,将充分发挥中南地区产业、企业、人才、空间、文化等基础优势,聚集行业优势,打造成“武昌设计之都”。
除了位于中南的“设计联盟”大厦外,有着绿皮火车、老铁轨、红房子的杨园也将焕发新生。
当日活动现场,武昌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围绕高铁产业把杨园打造成铁路文化和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高铁产业园。
此项目由铁四院主导,将保留原来的红砖房建筑建设成红砖房创意园,利用现存绿皮火车、铁轨等,再结合四美塘公园景观,都将成为“工业遗址公园”的组成部分。高铁产业园区均将形成以工程设计为核心的滨江创意产业园。
1月21日,“2018年度中美国际滨水联合设计工作营”在汉启幕。国际知名设计力量将聚焦武汉滨水项目,分别对长江主轴景观道粤汉铁路文化公园和华中科技大学湖溪河两个项目作出规划设计。
粤汉铁路文化公园位于武昌江滩四期范围内,起点为长江二桥,止点为铁机路汽渡,总长度约15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公园内现存有老粤汉铁路过江渡口的栈桥和铁轨遗址,是长江大桥通车前,连接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关键节点。
此次设计,将以粤汉铁路文化公园项目为核心,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主题性文化园区,再现当年京广铁路火车渡江前后的珍贵场景。建成后也将作为军运会迎宾通道的一部分,丰富长江主轴景观道。
为什么要在武汉打造铁路遗址公园?
粤汉铁路徐家棚火车站(武昌北站)
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修筑芦汉铁路,1906年全线通车,并更名为“京汉铁路”。粤汉铁路1936年全线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实现了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的连通,并改名京广铁路,实现了“天堑变通途”。2009年中国头部条高铁线——京广高铁武广段成功运行,创造了多项世界之蕞。
图为武昌江滩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江滩绿树丛中残留的过江轮渡铁路基桩。
目前,武汉铁路即将呈“米”字形加“井”字形格局发展,城区内的轨道系统也即将成网。“武汉铁路还将推动见证武汉未来发展”,2017年2月16日,市人大代表、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江南分中心主任亢德芝提出《建设铁路遗址公园,记录武汉铁路百年》的建议。
亢德芝说,武汉铁路底蕴深厚,但铁路文化在武汉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老铁路线在逐渐消失。大智路京汉火车站孤零而立,粤汉铁路徐家棚火车轮渡码头已不复存在,武九铁路已明确外迁。而与武汉并称中国四大铁路枢纽的上海、广州等城市已建设铁路纪念或主题公园,因此建议在武汉选址建设“铁路遗址公园”。
她认为,打造铁路遗址公园是凸显武汉铁路枢纽地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是两江四岸江汉朝宗旅游业的重要补充。
选址为什么要重点考虑武昌杨园片?
亢德芝提出,长江二桥武昌桥头杨园片具备打造“武汉铁路遗址公园”的优越条件。这片与铁轨交织绵延的区域,是昔日的粤汉铁路线,无论从纵向的历史还是从横向的空间来看,都是城市肌理的一个切面,有独特的鲜活气息。
这片区域铁路线保留密集,老的铁路维修厂房依然保存,四美塘公园生态美丽。在这样一个集文化、生态于一体的区域,应该浓墨重彩写上一笔,而不是让这一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重要历史遗存静静躺在长江边。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