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家规上工业企业与武汉“配套” 黄石开发区加速导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链
在位于湖北省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湖北联新显示无尘生产车间内,一块块大张的显示面板经过切割、裂片、功能测试、水洗……成符合客户要求的尺寸。每天平均有2万片触摸屏、盖板及显示模组从这里顺次下线,大部分产品将流向该公司在武汉合作的中高端客户手中。
一年前,联新显示的投资方江西联创电子选择将主产线迁移到黄石开发区,既是为了就近对接武汉三大头部面板企业,也是看中了黄石开发区良好的发展势头。湖北联新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少锋表示,目前黄石形成的从线路板到显示屏到终端产业的产业链,以及从光纤到芯片等配套光谷的产业体系,非常契合公司的发展方向。
湖北联新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工人正赶制订单。该公司主要生产5G智能终端中大尺寸触摸屏、液晶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一体化产品。
“武汉缺什么、黄石补什么,武汉做什么、黄石配什么。”黄石市在武汉城市圈“产业同链”过程中,加快导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链。作为黄石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承载区的黄石开发区从无中生有的一块“板”(印制电路板)开始,矢志不渝地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在PCB产业聚集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链条、建强生态,构建了“协同成圈、错位融圈”的新格局。
11年前,黄石开发区与沪士电子牵手,开启印刷电路板产业大幕,该区电子信息产业“无中生有”,落地开花。经过多年聚力发展,成为全国三大PCB产业聚集区之一,全球每3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的电路板在该区生产。
武汉是全省“光芯屏端网”的主要承载地,黄石开发区抢抓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机遇,大力引进武汉“链主”企业招引配套项目。同时积极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晶芯半导体(黄石)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操作设备。该公司是湖北首家晶圆再生工厂,主要对12寸晶圆制造使用的测试片进行回收再生,实现循环利用,实现了国内晶圆再生进口替代,是国内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两地由单一配套逐步转向为产业相互配套,相互协同。以印刷电路板为发端,黄石向上游发展铜箔、玻纤布、覆铜板等产品,向下游发展玻璃减薄、玻璃盖板、触摸屏、显示模组等显示产品,以及芯片封测、晶圆再生、驱动芯片等半导体相关产品,基本形成了覆盖“光芯屏端网”的产业链条。
在“板”上,沪士电子、定颖电子等20多家PCB企业是武汉烽火通信、华为等企业的配套商。在“屏”上,惠晶显示、赫得纳米是武汉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企业的配套商。在“光”上,锐科激光是龙头,尚河电子、科为晟电子等企业延伸配套。在“端”上,闻泰科技是集成,武汉奇宏光电、聚芯微电子等企业作协同。
数据显示,黄石开发区17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与武汉有配套关系的企业达121家,占比达71.2%,已成为鄂东与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联系蕞紧密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同时,黄石开发区积极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把产业和创新扭在一起抓。 依托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初步构建了“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的“飞地创新”模式。
同时在大冶湖核心区规划占地1700亩、投资100亿元建设黄石科技城,目前,一期科创中心的展示中心已投入使用,3.2万平方米的科创大厦已完成预验收,吸引20个、近30亿元的项目签约落户,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对接光谷、辐射鄂东、蕞具活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黄石开发区还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2家、省级企业研发平台19家,国家和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分别为9家、24家。
近日,国家商务部公布2021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跃升至第49名,跻身全国前50强,成为湖北省进位蕞快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黄宁 肖璇 通讯员 孙小江 叶鹏 责任编辑 张煜)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