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武汉城市圈已结对建设22个产业园区 9城同兴催生产业双向转移生态格局

admin6个月前 (09-27)武汉产业信息10

  5月17日7时,湖北地久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泽华从黄冈城区的家中出发,7时55分就到了位于汉口台北路的单位。

  马泽华介绍,从武汉到黄冈出行选择多,有武黄高速、武鄂高速、武英高速,还可走江北快速路,都是不到1小时车程;从黄冈城区到武汉还可选择城际列车,车程仅24分钟。

  在马泽华看来,武黄生活同城已基本实现。而随着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做实做强,同城化生活将会更加便利。感受到同城化好处的,还有城市圈兄弟城市。

  “交通的‘拉近’,使城市圈产业园区对接合作也在加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城市圈其他8市高新区、经开区等通过合作共建、园外园、飞地经济等方式,结对建设了22个产业园区,形成总部、营销、注册在武汉,配套、基地、生产和辅助产品在城市圈8市的产业双向转移生态格局。”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

  4月2日召开的全省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提出,大力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黄石迅速提出响亮口号:“光谷科创大走廊 向东直达黄石港。”目前,黄石空间布局规划已完成,黄石经开区、大冶湖高新区、临空经济区、黄石新港“三区一港”600多平方公里地域纳入“科创大走廊”统一规划建设,黄石市还同步编制了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功能区总体发展规划,储备重大项目269项、总投资超3000亿元。

  近水楼台的鄂州更显示毗邻优势,与武汉构建“共链协作的产业生态圈”,深度嵌入武汉产业体系。

  咸宁正在编制《咸宁市光谷科创大走廊发展规划》《咸宁市光谷科创大走廊国土空间规划》等专项规划,协助武汉早日修通咸宁直通东湖高新区的沿江快速通道,更好地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

  投资102亿元的簰洲湾长江大桥,有望今年开工,由此串起的全长357公里的武汉都市区环线,将联通孝感市、蔡甸区、汉南区、咸宁市。这将是武汉城市圈构建交通同网的一大手笔。

  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圈将努力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城乡通公交”,实现圈内1小时通勤、1日往返;城市圈内公交一卡互通、票制资费标准一致,“武汉通”变身“圈内通”,“我们正在探索推行圈内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月票制’”。城市圈其他城市也在同步奋力拓宽到“圈心”武汉的互联互通。

  咸宁着力推进与武汉基础设施一体化,正在建设的有咸鄂高速、武咸快速通道、赤壁长江大桥、咸宁长江综合门户港。

  黄冈市规划“十四五”时期完成交通投资1200亿元,积极融入武汉,努力打造黄鄂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构筑“1小时通行圈”,打造武汉后花园、康养地和中央厨房。

  天门与武汉已实现高铁半小时通勤圈、高速1小时通勤圈。其中,沿江高铁、武天宜高速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届时天门将全面实现对接武汉的半小时交通圈。

  随着武汉地铁11号线葛店南站的开通,葛店开发区到达武昌、汉口、汉阳“1小时交通圈”已形成。未来,葛店将有6条公路、3条铁路及3条城际公交直达武汉。

  孝感以武孝城铁、孝汉大道快速通道为主线,半小时通勤圈畅通织密,汉孝进入同城时代。

  黄石以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为突破口,坚持“追光借光融光”,提出“光谷科创大走廊向东直达黄石港”的构想,“对黄石来说,以武汉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就是带动城市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黄石市市长吴锦说。

  黄石市电子信息产业已集聚100多家企业,建成全国第三大PCB产业集聚区,形成玻璃基板、减薄镀膜、IC封装、显示模组、终端等显示产业链,与武汉光谷“光芯屏端网”产业形成良好的配套支撑。

  葛店开发区与东湖高新区合作,协同打造千亿级光电子产业园。“在鄂州葛店,已经初步形成起步在高校、发展在光谷、共享在葛店的全产业链产业体系。”葛店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精准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链,葛店与东湖高新区谋划共建了100平方公里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围绕国家存储器、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葛店引进了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面板显示等细分领域项目。“我们引进的项目和国家存储器、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属于上下游关系,比如,葛店的三安光电就是天马微电子的上游企业。精准对应上下游关系,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通过互通互融互促打造产业链生态。”

  同时,湖北科投、葛店开发区光电子企业正联合在葛店开发区建设LED封装测试组件项目,积极配套长江储存器等武汉重大项目,共同打造国家千亿级光电信息产业基地。

  黄冈市发改委称,该市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强化与东湖高新区的资源链接,积极参与光谷重大产业链分工;打造临空产业集聚区,把黄冈建设成为武汉航空港的“第二极”。

  潜江不仅仅与武汉分享美味小龙虾,该市紧盯产业之“芯”,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积极承接武汉产业链条延伸和上下游产业转移,成为武汉市光纤、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联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链外延转移承载地、功能区疏解卫星城。武汉长飞集团在潜江建立了全球规模较大的光纤预制棒生产与研发基地。

  咸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推动光谷科创大走廊咸宁段建设,与东湖高新区、武汉经济开发区开展了“园外园”“飞地经济”合作探索,“十三五”期间咸宁共承接武汉产业转移项目29个,协议投资总额400.0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2个。

  仙桃高起点布局“一区六园”,打造成对接武汉“桥头堡”。仙桃市主动对接小米在武汉设立总部的契机,在仙桃国家高新区建设首期1000亩的智能制造产业综合体,着力打造小米产业园。该市还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华山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建设武汉车都的重要配套生产基地。

  孝感市围绕武汉正致力打造万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总体目标,主动对接武汉东风本田、上汽通用、神龙、东风乘用车等,以技术升级推动孝感氢能产业、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及汽车产业发展。自2018年以来,孝感市共承接武汉转移项目211个,总投资2637.8亿元;举办50余场面向武汉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与武汉企业签约项目101个,总投资达到1930亿元。

  天门市对接武汉“芯”产业,引进了芯创电子产业园,建设芯片封装测试基地,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聚焦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加快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天门生物产业园建设,引进培育规模以上生物企业51家,年产值达到200亿元。

  潜江市借力武汉高校集聚地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先后与武汉等多所高校签订市校合作协议,从武汉市引进一批国内顶尖的院士专家团队,共建成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9家,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该市202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34亿元,累计对接高端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及高校教授超过100人。

  黄石市正在规划建设总投资100亿元、占地1.5万亩光谷东(还地桥)大学城和临空区科创岛等重大载体平台,以引导光谷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数据等生产要素向黄石延伸集聚。该市还在武汉设立离岸科创中心。借助这一平台,黄石将探索出“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的发展新模式,有助于加强黄石相关重点企业与武汉城市圈其他的头部企业互动。2021年2月9日,16家企业入驻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

  葛店园区内的武汉飞能达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长期技术积累,打造了一支由多领域资深专家与高级工程师组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素质技术团队,目前公司拥有涉及激光应用领域国内外核心技术专利40多项。

  天门与武汉共建中国光谷(天门)科技城、天门科创孵化园、天门—华中科技大学政产学研用合作中心等研发平台,该市目前有58家企业与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喷把有所合作,15家作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磷铅量。

  孝感300多家企业与武汉47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成功吸引400余名武汉专家人才服务孝感科技创新。武汉高校院所12名专家教授以“科技副总”身份入职孝感企业,推动产学研合作,解决技术难题。

  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城市圈将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武汉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省内跨区域共享。城市圈兄弟城市也在积极推进民生同保、服务共享。

  咸宁市的住房公积金在2020年实现了与武汉及长江中游城市群20个城市异地互认互贷。咸宁医疗机构与同济、协和、人民、中南等在汉一流医院结成医共体,与武汉37家医疗机构开通了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服务,身在咸宁即可享受武汉市民待遇。

  孝感实现汉孝两地公积金实现互贷互认,公交、旅游、医保结算等已基本实现“一卡通用”。

  潜江依托武大人民医院对潜江市中心医院进行全面托管,成立华中师范大学潜江附属中学,共享优质医疗教育资源。

  长江日报记者余坦坦 卢士昌 熊展平 叶军 李尔静 胡逢 魏旭平 统筹:陈志远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全面投产在即年产能高达600万套

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全面投产在即年产能高达600万套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全面投产在即,年产能高达600万套   据TCL空调相关负责人透露,定位行业领先的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即将迎来投产。   据悉,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计划投资34.2亿,是集智能...

万马战犹酣!长江日报记者探访武汉重大项目建设现场

万马战犹酣!长江日报记者探访武汉重大项目建设现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万马战犹酣!长江日报记者探访武汉重大项目建设现场   万马战犹酣!长江日报记者探访武汉重大项目建设现场   今年是武汉“项目投资攻坚年”,市发改委列出全市1154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清单,年度投资超过4600亿元。重大...

东软集团:拟在武汉建设科技产业园区承载第三研发基地

东软集团:拟在武汉建设科技产业园区承载第三研发基地

  讯(记者宋维东)东软集团600718)2月20日晚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软武汉拟投资约7亿元至8亿元在武汉建设科技产业园区,并承载公司在国内的第三个研发基地。东软集团表示,公司将以武汉研发基地为新的内驱力,加强国内沈阳、大连、武汉三个研发基地的生态互动,为公司相关重点战略落地奠定全面、可持续发展基础,对于公司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

东软集团:拟设子公司并在武汉购置土地 用于投建科技产业园区

东软集团:拟设子公司并在武汉购置土地 用于投建科技产业园区

  9月14日,东软集团600718)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3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东软集团(武汉)有限公司,并由该公司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购置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宗土地,预计购置金额不超过5亿元。   该宗土地将用于投资建设科技产业园区,并承载公司的南方研发基地。东软武汉获得该宗土地使用权后,计划2 年内完成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计划总建筑面积不低于5 万平方米,预计...

中华科技产业园介绍

中华科技产业园介绍

  为进一步发挥“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以下简称“华创会”)的品牌效应,加快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武汉市拟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中华科技产业园。2010年第十届“华创会”上,国务院侨办与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办省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积极支持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华科技产业园”。   我国海外华侨华人遍布全球,拥有丰富的技术、资...

中国武汉江岸区创立方产业园项目规划案例

中国武汉江岸区创立方产业园项目规划案例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武汉江岸区创立方产业园项目规划案例   “创立方产业园”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黄浦科技园,中一路与石桥一路交汇处,规划总建筑面积约7万方,是江岸区政府、科技局重点扶持产业升级示范园区;由武汉谊通文旅、黄浦科技、高投双创工坊联合打造的国家级生...

中国车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揭牌开园

中国车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揭牌开园

  据介绍,车谷园区位于武汉经开区智谷文化产业园,建筑面积 2.2 万平方米,将重点服务于先进制造业。   开园仪式上,首批入驻的腾飞人才、武汉人才、中智华中、德行天下、前包人力、北京易才、重庆新强、天津一合等 8 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中签约。   由此,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形成中央商务园区、光谷园区、车谷园区 三足鼎立 的新格局,人力资源产...

今天武汉再签4000亿大单

今天武汉再签4000亿大单

  2021“决胜时刻勇冲刺”经贸洽谈暨武汉市第四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举行   12月3日,“决胜时刻勇冲刺”经贸洽谈暨武汉市第四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汉举行。记者高勇 摄   此次经贸洽谈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是继今年一、二、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后,我市举办的又一场大规模、高规格经贸交流活动,也是我市招商引资全力冲刺,决胜“全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