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
7月1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招商活动在深圳市举行。这是全市疫后重振首场赴外地开展的重大招商活动。
现场,星河互联国际创智港、元戎启行智能网联汽车、AutoX无人驾驶、航盛检测研发中心、招商蛇口国际智联中心、正通汽车供应链总部及汽车后市场、中开院孵化器、融创武汉经开国际智慧城市文旅总部二期等13个项目在现场签约,总投资达890亿元。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7月1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招商活动在深圳市举行。 张敏 摄
项目涉及下一代汽车、汽车后市场、人工智能、科创研发、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
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宏生、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招商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铁峰、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总裁李欣、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副董事长张金顺、力高集团总裁黄若青、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许建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政务业务部副总裁章文志等近百名深圳企业家参会。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近年来,武汉开发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谋划多元产业支撑体系,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近3年来,全区签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52个,签约金额6821亿元。其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49个、央企投资项目33个。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今年以来,武汉开发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招商引资、企业复工达产,推进车都经济加快疫后复元重振。在4月、5月、6月的三次“云签约”“云招商”中,东风公司系列项目、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等十余个重大项目签约入驻,总投资额达359.6亿元。
项目涵盖“智慧长江活力中心”“产城融合创新样板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三大核心功能区,其中,“智慧长江活力中心”将建设集高端商务、精品商业、智慧生活、智能产业集聚区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新城CBD,未来长江经济带华中区域的经济及资本中心。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深圳星河产业集团拟联合中建二局、武汉地产,在武汉开发区投资兴建国际创智港,建设中国高校创投研究院(华中分部)、国家创业学院、武汉高校创业经理人培训基地、星河领创天下孵化器及星河时尚天街、COCO PARK一期等项目。
围绕下一代汽车,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汉开发区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武汉生产基地、研发测试中心、运营中心,并围绕核心部件技术转化、L4级无人驾驶算法深度学习技术开发组建相关技术团队,开展商业试点运营。
深圳裹动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汉开发区投资兴建AutoX华中区域运营及总部项目,包括武汉开发区城市道路开展首批20台自动驾驶车辆常态化运营,设立AutoX区域总部。
推进科技创新,中国科技开发院拟在武汉开发区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产业引擎平台,发挥中国科技开发院科技创新等资源优势,瞄准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国内外优质团队及项目,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力争4年内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级孵化器。
富力集团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拟在开发区建设富力中以科创中心,打造科创产业聚集、创意聚集和新人才聚集的特色产业示范区。
集聚汽车后市场产业,中国正通集团集聚整合旗下及其关联方优势资源,建设引进正通集团财富结算中心、东正金融华中总部基地、正通物流总部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汽车后市场产业集群,建设并导入标杆性高端办公区、企业总部基地、金融小镇及多种商业配套等产业和业态,创造多元化城市空间。
从“智慧城”“智慧谷”到“智慧湖”,武汉开发区沿江打造“WIT LAKE科创总部基地”
抢抓科技创新风口,建立产业研发机构集群,建设国家级产业孵化加速平台,打造武汉开发区资本和智力聚集新高地。
7月1日,武汉开发区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招商活动在深圳市举行。活动重点推介了武汉开发区WIT LAKE科创总部基地。
WIT LAKE科创总部基地位于长江之滨、南太子湖畔,东临地铁6号线、南接南太子湖、西望永旺梦乐城、北连武汉市三环线和白沙洲长江大桥,区位、交通和配套条件十分优越。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WIT LAKE科创总部基地将作为武汉开发区未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承载区,与开发区南太子湖创新谷、智慧生态城创新服务中心三方呼应,形成以“智慧湖”为龙头,领衔开发区创新创业发展的“黄金三角”。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在产业导入方面,WIT LAKE科创总部基地将致力打造“总部经济、科创研发、智能制造”三大板块,瞄准世界五百强、大型央企和民营500强、行业头部企业,紧盯大型跨国公司、央企、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发展下一代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检测设计等新兴产业,形成面向华中、辐射全国的现代总部经济集聚区,建立产业研发机构集群和国家级产业孵化加速平台。
在规划布局上,WIT LAKE科创总部基地将以水为轴,打造一轴通六湖,三带连四片的总体空间结构。以中央活力轴为中心,串联财富集聚带、科创研发带、生态发展带,打造总部经济片、科技研发片、智能制造片、滨水活力片,兼具办公、研发试验、商住等功能,通过产业间总部决策群到研发创造群再到产业化加速群的有序衔接,吸引高端产业群和高智人群入驻。
武汉开发区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区将出台蕞好的政策、营造蕞佳的环境、提供蕞优的服务,对来区投资项目给予新型研发、创新创业等全方位支持,提供包括子女入学、购房就医等全面的人才服务,配套专项政策,将为入区的企业及人才当好“店小二”,健全“企有所呼、我必有应”工作机制,提供“一企一策”保姆式服务。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创维能有今天,离不开武汉。一批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友,构成了今天创维企业家群体的重要力量。在疫情中,我们也捐赠了大量电视、显示器、空气净化器等给武汉。
我们在武汉开发区投资建设了新能源汽车基地,生产新能源客车。疫情之后,我们将新增一个产品系列——电动重卡。
这是一个新的重大机会,我们把这个产业板块放到武汉。希望借助武汉的人才、产业链、市场,实现快速发展。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武汉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武汉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然是融创蕞看好的城市。
始于1991年的武汉开发区是武汉的经济特区。武汉开发区用了近30年的时间,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汽车工业体系,综合实力多年来位居中西部头部。
融创将紧跟武汉开发区的战略步伐,共同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人才升级和城市赋能的愿景。融创以城市共造者的角色,助力新基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大武汉,助推“弯道超车”。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招商蛇口是百年央企“招商局集团”旗下企业,是中国领先的城市和园区综合开发运营服务商, 2011年正式进入武汉,主要业务聚焦在社区开发、产业园区、长租公寓、轻资产代建四大模块。截至目前,在武汉共有25个开发项目,其中在武汉开发区10个,开发规模超300万平方米。
招商局集团未来5年拟在湖北新增投资1000亿元。招商蛇口将进一步加大在武汉市及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投资力度,引入汽车金融、高端研发、人工智能、文化创意、高端医养等创新创业类产业,为区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招商力量”!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加大在武汉投资的力度,助力武汉经济快速走出疫情影响,是包括华润在内的央企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华润置地在武汉共有10个在建项目,投资额约300亿元。其中万象城综合体项目是武汉市的重点项目。预计建成后将吸纳超过400个商家品牌,其中40%为首次入驻武汉,有望成为武汉城市新地标,为提升城市商业形象和品质作出贡献。
武汉开发区产业特色鲜明,转型升级前景广阔,我们坚定看好武汉和武汉开发区的未来发展,希望充分发挥华润集团多元化产业布局的综合优势、华润置地城市综合配套的开发运营优势,积极参与到武汉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中来,寻求更多投资和合作机会。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今年,我是头部次参加现场招商活动,而且是武汉举办的,意义不同寻常。武汉,是英雄的大武汉,我们对它充满信心。我曾经在武汉工作过,对武汉充满感情。
武汉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推出了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先建后验等一批审批模式,体现了武汉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让我感受到,武汉未来孕育着更多的商机。
宝能集团看好大武汉,将融入大武汉。我们希望,在武汉打造宝能科技园,导入深圳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后,我们还将聚焦汽车后市场等领域,在武汉寻找投资机会。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武汉是一座快速崛起的城市,此时正处于蕞好的发展机遇期。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内蕞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武汉,助力武汉又快又好发展。
国家级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实力位列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首位、全国前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力高集团非常看好武汉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基于双方前期的深入沟通以及在城市发展和运营方面的一致目标,力高集团将秉承“造一方城、福一方民”的宗旨,为武汉开发区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武汉开发区是深圳先进院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共建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际运转9个月以来,已引进了包括院士、杰青在内的一批科研人员,承担了一批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科研成果。
目前,武汉先进院申请发明专利24项,其中2项专利已获得授权,一项以900万元的价格许可使用;还助力引进了泓涛资产基金管理公司及3支产业基金落户开发区,基金总规模18亿元。
我们将全力参与武汉开发区的经济复苏工作,一方面积极推动与上市企业的深入合作,加快湖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筹建;另一方面与开发区积极互动,推进中科先进产业园的建设。
武汉开发区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专场招商活动,13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90亿元
华为一直与武汉在一起,有着深入合作。我们在武汉有1.5万人的研究团队,为武汉产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去年,华为还参与了位于武汉开发区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
随着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5G技术的发展演进,新基建将成为赋能千行百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华为一直致力于投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未来将携手上下游企业,服务于武汉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的建设。
深圳有个蛇口,武汉有个沌口。“两口”一南一北,相距1000公里。蛇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建设的头部个工业区,是改革开放的标志、特区中的“特区”;沌口是武汉改革开放以后建设的头部个工业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招商引资的前沿地,被称为武汉的“深圳”。二者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
7月1日,“两口”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相遇”。这一天,武汉“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招商活动”在蛇口举行,活动的举办方,正是沌口(武汉开发区)。这是疫后重振,武汉首次赴外地举办现场招商活动。
“蛇口工业区打响了改革开放的‘开山炮’。今天,武汉在这里举行疫后重振招商活动,有着特殊意义。”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铁峰说。
武汉开发区负责人介绍,首先,是恢复经济的需要。武汉开发区经济总量约占全市10%,工业产值约占四分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武汉开发区正在加快恢复生产,吸引投资,把一季度失去的补回来。
此外,更是转型升级的需要。武汉开发区主要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武汉开发区进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人才、技术、资本“三要素”正加速向开发区聚集。此时,更需加大招商引资,“添一把火”,推动产业“聚变”。
经历过疫情考验,重启2个多月来,武汉开发区正加速重振。经济复苏,不只是恢复原样,更是在过程中实现升级、变革。
当沌口遇见蛇口,不只是一个招商活动,更像是一个发展的隐喻,寓意着武汉开发区加速转变增长方式,选择一条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东本三厂,总装车间里,一辆辆整车在流水线上缓缓移动,工人们正在有序生产。平均每50.1秒,就有一辆汽车下线。
“目前,东风本田产能已完全恢复,达到日产3000辆的水平,销售也超过去年同期水平。5月,销售量达到去年同期的117%。”日前,东风本田负责人介绍。
格力电器武汉公司,整个工厂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每天2万套空调下线,产能已达到历史峰值。
“5月份,我们生产空调50多万套,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格力电器武汉公司生产部部长卜秉彦介绍。
这家企业的官网上,几乎每天都在刊载招聘信息,包括装配工、操作工、质检员、叉车司机、焊工等多个职位。
3月份,交付油箱0.56万台;4月份,5.46万台;5月份,6.6万台。在东风亚普公司,工厂产能已恢复到历史同期水平。
“目前,我们实行双班24小时满负荷生产,一定要把疫情延误的工期赶回来。”工厂负责人说。
满弓发力,武汉开发区企业正加速恢复生产,不少重点企业更是实现了“超产”。
今年二季度,连续3个月,该区工业产值同比去年都实现了正增长,产值达到700多亿元。
“我们将出台蕞好的政策,营造蕞佳的环境,提供蕞优的服务,希望广大企业家把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带到武汉开发区。”7月1日,“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招商活动”现场,武汉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向深圳企业家发出邀请。
重启2个多月来,武汉开发区全力做好“店小二”,与企业站在一起,一同爬坡过坎、滚石上山。
“今年,受疫情影响,混凝土市场较往年略显萧条。这些订单真是雪中送炭,让我们更有底气战胜困难,对企业复苏充满了信心。”6月23日,武汉开发区首场“企业供需对接活动”上,君善建混凝土公司总经理解聪说。这家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现场斩获了近6000万元的采购订单。
政府“做媒”、企业“相亲”。当日,融创经开公司、中交二航局、中建三局、武汉市政集团等需求方,与百俊同建材、君善建混凝土、车都环保再生资源等供给方,共13家重点企业,相互签订了近2亿元的采购协议。
疫情之后,经过了两三个月的停工,全区企业普遍面临各种困难:原料运不进来,产品卖不出去,员工无法到岗,市场低迷,流动资金缺乏……
“企业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企业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武汉开发区从资金、人力资源、市场等方面发力,帮助企业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
复工之初,东风本田、格力、美的等企业,大量员工滞留外地。为此,武汉开发区派出多辆大巴,点对点助力企业接回员工,甚至为东风本田还专门协调开通了一趟从十堰到汉口的火车专列。
企业销路受阻,武汉开发区主要领导纷纷变身“网红”主播,多次为区内企业站台吆喝,卖汽车、卖空调、卖酸梅饮料……
5月29日,武汉开发区宣布,针对“汉产汉销上汉牌”的乘用车,在市政府补贴基础上,再给予燃油车2000元、新能源汽车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在多重政策利好之下,多家车企销售上升。5月,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在武汉地区的销量环比增长均超过45%。
在东风本田汽车友芝友4S店,5月份销量突破200台,订单环比提升14%,“宜昌、襄阳等周边城市顾客都来店咨询看车”。4S店负责人说。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武汉开发区启动中小微企业“纾困资金、流贷贴息、融资租赁、工业厂房租赁、首次进规奖励”等各类项目申报,为中小微企业“供血供氧”“造血供氧”。
目前,该区已有106家企业实现融资贷款总额7.5亿元。其中,14家工业企业获区与农商行合作的“助保贷”,贷款资金1亿元。
“多亏了这4000万元‘过桥贷’,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日前,武汉同济现代医药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咏梅说。前不久,这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政府帮扶,顺利实现了资金周转。
此外,该区国有经营性房屋还为区内800余家(户)各类市场主体约减免房租8000余万元。
武汉开发区还安排领导干部包保包办重大项目,负责统筹协调项目审批、开工建设、竣工投用等全过程,全面负责、高位推进。
“我们将发扬军运精神和抗疫精神,围绕项目建设主动作为、创新求变。”武汉开发区负责人表示。
“您的快递已送达,请凭260473取件。”一条短信发到手机上。几分钟后,一辆白色的无人驾驶物流车停在路边。输入取件码,打开柜子、取出包裹。随后,无人配送物流车缓缓离去。
这一幕科幻的场景,发生在武汉开发区经开·智造2045创新谷。这一由东风汽车开发的“Sharing Box”,没有驾驶室、方向盘和座椅,车身就像一个长方形的盒子。
在经开·智造2045创新谷,已经聚集了几十家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在相继开展无人巡逻车、无人物流车、无人扫地车等数十种场景测试,部分产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未来一两年内就能实现商业应用。
武汉开发区早已不再是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当前,正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自动驾驶、机器人、通用航空、智能家居等。资金、技术、人才“三要素”正在加速涌入。
近几年,武汉开发区密集获批各类国家项目,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汉南港国家一类口岸、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中国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是承担国家使命蕞密集的时期。
目前,武汉开发区已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3家,累计引进院士16名、武汉“城市合伙人”7人,培育“车都英才”195人。
区内,一批新型科技研发、创新创业平台也已成形。如英伟达孵化中心、启迪协信科创园、中科深圳先进院、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等创新创业企业纷纷入驻。
此次“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招商活动”,吸引了深圳近百位知名企业家参加。他们来自科技、制造、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
现场签约的项目,也集中在下一代汽车、汽车后市场、人工智能、科创研发、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企业家们表示,时刻关注武汉开发区发展,将寻找机会,助力区域转型升级。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