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武汉:目标到2025年全市半导体产业能级明显提升 芯片产业产值超1200亿元

admin6个月前 (09-27)武汉产业信息9

  C114讯 1月18日消息(余予)为促进武汉市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

  《意见》提出,其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半导体产业能级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设备、材料、封测配套水平对关键领域形成有力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产业规模方面。到2025年,芯片产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半导体显示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初具规模。

  2.技术水平方面。到2025年,发明专利年均增速超过15%,创建3―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牵头制定2―4项行业标准,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一批关键技术转化和应用。

  3.市场主体方面。到2025年,培育形成5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芯片企业、5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半导体显示企业、5家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企业,半导体企业总数超过500家,上市企业新增3―5家。

  为促进我市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武汉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补短板、锻长板、强生态,打造“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半导体产业体系。

  (二)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市半导体产业能级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设备、材料、封测配套水平对关键领域形成有力支撑。

  1.产业规模。到2025年,芯片产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半导体显示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初具规模。

  2.技术水平。到2025年,发明专利年均增速超过15%,创建3―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牵头制定2―4项行业标准,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一批关键技术转化和应用。

  3.市场主体。到2025年,培育形成5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芯片企业、5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半导体显示企业、5家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企业,半导体企业总数超过500家,上市企业新增3―5家。

  1.增强集成电路设备、材料和封测配套能力。在设备环节,聚焦三维集成特色工艺,研发刻蚀、沉积和封装设备,引入化学机械研磨(CMP)机、离子注入机等国产设备生产项目;在材料环节,围绕先进存储器工艺,开发抛光垫、光刻胶、电子化学品和键合材料,布局化学气相沉积材料、溅射靶材、掩膜版、大硅片等材料项目;在封测环节,引进和培育国内外封装测试领军企业,突破先进存储器封装工艺,推进多芯片模块、芯片级封装、系统级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产业化。

  2.加快半导体显示设备和材料国产化替代。在设备环节,聚焦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小尺寸面板工艺,研发光学检测、模组自动化设备,引入显示面板喷印、刻蚀机、薄膜制备等国产设备生产项目;在材料环节,支持液晶玻璃基板生产项目建设,加快OLED发光材料、柔性基板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引入滤光片、偏光片、靶材等国产材料生产项目。

  3.布局第三代半导体衬底及外延制备。在设备环节,支持物理气相传输法(PVT)设备、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分子束外延(MBE)等工艺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在材料环节,引进碳化硅(SiC)衬底、SiC外延、氮化镓(GaN)衬底生产线,布局GaN外延晶片产线。

  1.打造存储、光电芯片产业高地。在存储芯片领域,重点引入控制器芯片和模组开发等产业链配套企业,研发超高层数三维闪存芯片、40纳米以下代码型闪存、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三维相变存储器、存算一体芯片等先进存储芯片;在光电芯片领域,支持25G以上光收发芯片、50G以上相干光通信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布局硅基光通信芯片、高端光传感芯片、大功率激光器芯片等高端光电芯片制造项目。

  2.建设国内重要半导体显示产业基地。在显示面板领域,引进大尺寸OLED、量子点显示、亚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LED)显示等面板生产项目,布局微米级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激光显示、8K超高清、3D显示等未来显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在显示模组领域,支持全面屏、柔性屏模组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开发高端面板屏下传感元件及模组,引入光学镜头、背光模组等生产项目,逐步提升对中高端面板的产业配套能力。

  1.通信射频芯片。支持5G绝缘衬底上硅(SOI)架构射频芯片、射频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研发;面向5G基站、核心网、接入网等基础设施市场,重点发展基带芯片、通信电芯片、滤波器等关键芯片。

  2.通用逻辑芯片。加快图形处理器(GPU)、显控芯片的开发及应用,提升知识产权(IP)核对中央处理器(CPU)、人工智能芯片等逻辑芯片的设计支撑能力,布局信创领域处理器项目。

  3.北斗导航芯片。支持研发北斗三号系统的新一代导航芯片、28纳米高精度消费类北斗导航定位芯片、新一代多模多频高精度基带系统级芯片;面向交通、物流、农业、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发通导一体化北斗芯片,拓展北斗应用。

  4.车规级芯片。推进数字座舱芯片、驾驶辅助芯片、功率器件、汽车传感器等车规级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面向新能源汽车,布局动力系统、主被动安全系统、娱乐信息系统、车内网络、照明系统车规级芯片产业化项目。

  1.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围绕电力电子器件、射频器件、光电器件等3个应用方向,引入碳化硅(SiC)功率晶体管、氮化镓(GaN)充电模块、GaN功率放大器、高光效LED、MiniLED等器件项目;支持中高压SiC功率模块、GaN 5G射频开关、紫外LED的研发及产业化,突破SiC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毫米波射频器件、MicroLED关键技术。

  2.量子芯片。支持单光子源、激光器、探测器等光量子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布局量子传感器、量子精密测量器件等生产项目;开展量子通信、量子成像、量子导航、量子雷达、量子计算芯片共性前沿技术攻关。

  (一)打造相对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聚集区。重点发展三维集成工艺、先进逻辑工艺,加快推进先进存储器等重点制造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中高端芯片设计、IP核设计、EDA软件等产业,加快推进精简指令集(RISC―V)产学研基地建设;培育装备、材料、零部件、封测等产业,加快推进硅基SOI半导体材料、光刻材料及电子溶剂、筑芯产业园等配套项目建设。

  (二)构建差异化半导体显示产业核心区。重点发展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大尺寸显示面板等产业,加快半导体显示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发展,培育核心设备、关键材料、模组、元器件、显示终端等产业,推进华星t4、华星t5、天马G6二期、京东方10.5代线扩产、创维MiniLED显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三)创建半导体特色产业区。重点发展光电芯片、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等产业,推进红外传感芯片制造、微机电(MEMS)与传感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项目建设;培育车规级芯片、工控芯片等产业,推进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培育显示芯片、信息安全芯片等产业,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培育人工智能芯片、通用逻辑芯片等产业,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一)强化政策落实。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集成电路产业、半导体显示产业“窗口指导”系列文件精神,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照全市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安排表(附后)抓好工作落实。强化顶层设计,研究半导体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布局、规划实施、政策制定等问题。加强对行业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和平台的指导工作。市经信局及时制订年度重点任务,定期梳理全市半导体产业谋划、新建、已建项目进展情况。市直各相关部门指导各区组织专家评审,帮助企业报批国家“窗口指导”,推进半导体产业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招商办)

  (二)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围绕1个基础逻辑工艺、4个特色工艺,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中试平台,聚焦硅基功率半导体,建设8英寸半导体中试平台,为高校、科研院所、小微企业提供流片、封装测试、国产设备及材料应用验证等服务,组织创建国家集成电路“芯火”双创基地(平台)。推进湖北实验室建设,支持国家级创新中心、省级创新中心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责任单位:东湖高新600133)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三)优化产业空间保障。进一步优化半导体产业空间布局,按照“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产业链培育模式,在现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打造提升一批半导体产业基地和配套园区。加强电子新材料园区建设,探索建立涉及化工工艺的电子新材料项目落户机制,为电子新材料研发实验、生产制造和物流仓储释放有效土地空间。(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下同〉)

  (四)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强半导体产业链精准招商的前瞻性战略谋划,制订全市半导体产业小分队招商行动计划,建立产业链精准招商合作对接机制。围绕“链主”企业以及重大项目,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建链专项招商行动,重点在存储芯片、光电芯片、显示面板、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吸引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武汉。(责任单位:市招商办,各区人民政府)

  (五)完善投融资环境。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半导体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缓解贷款难问题。充分发挥武汉产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对发展潜力好的半导体产业初创项目实施精准支持和培育。鼓励“专精特新”企业挂牌北京证券交易所,推荐优质企业进入湖北“科创板种子”企业名单,针对上市后备企业加大服务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局,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

  (六)健全产业人才体系。加强湖北实验室与高校、企业的合作,面向化学、物理、材料以及微电子等基础学科,吸引全球顶尖半导体人才。推进实施国家、省、市、区的高层次人才计划,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与共享机制,从薪资、购房、职业发展、家属安置、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提升人才政策的激励力度和覆盖范围。支持在汉高校创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推进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建设。鼓励我市半导体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打造半导体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责任单位:市招才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各区人民政府)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半导体产业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促进半导体产业专利成果运用转化。依托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半导体产业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积极开展半导体产业专利分析和导航,完善专利预警机制。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半导体产业知识产权布局,为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武汉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清廉村居看武汉”系列报道六双过亿”村集体大小事宜“五议五公开”蔡甸星光村“清廉村居”建设壮大产业发展

“清廉村居看武汉”系列报道六双过亿”村集体大小事宜“五议五公开”蔡甸星光村“清廉村居”建设壮大产业发展

  一座座简约舒适的三层别墅错落有致,沥青道路宽敞整洁,两侧绿树葱郁;位于村中央的公开栏上,党务、村务、财务的公示信息一目了然,所有村务收支逐项对村民公开……5月24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蔡甸区奓山街道星光村,随着“清廉村居”建设的推进,该村把清廉建设融入到基层组织建设、民主建设、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按照“党建固廉、监督护廉、公开促廉、文化润廉”的建设目标,打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

《武汉百年瞬间》第三十八期:武汉市13个工业区基本建成

《武汉百年瞬间》第三十八期:武汉市13个工业区基本建成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从此,武汉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中国领导全市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武汉而奋斗,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兴建了武钢、武重、武船等一批国字号大型企业,战胜了1954年特大洪水,万里长江头部桥飞架南北,科技、文教、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武汉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华中地区蕞大的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期推出——...

中国一冶“智”造丨武汉老旧工业园华丽变身创新产业聚集区

中国一冶“智”造丨武汉老旧工业园华丽变身创新产业聚集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一冶“智”造丨武汉老旧工业园华丽变身创新产业聚集区   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由拥有20多年历史的沌阳街民营科技工业园改造而成。沌阳街民营科技工业园设施陈旧,园内企业多为作坊式小型企业,园内业态低端,部分厂房闲置,成为存放货品的仓库...

中电光谷武汉数字产业园亮相“推动创建武汉智能标杆工厂启动仪式”

中电光谷武汉数字产业园亮相“推动创建武汉智能标杆工厂启动仪式”

  为推动创建武汉智能标杆工厂,落实制造强市战略,大力实施技改提能工程 , 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9 月 9 日 上午 , 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举办以 “标杆引领,千帆启航”为主题的 “ 武汉智能标杆工厂创建活动启动仪式 ” 正式 举行 , 中电光谷武汉数字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黎作为诊断平台代表 出席活动。   市委常委、副市...

光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

光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

  长江日报讯(记者吴曈 章鸽)16日,首届长江经济带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高峰对话会在汉举办,中国光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宣布开园。今年年底,车谷园区也将开园。届时,武汉三大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全部运行。   据了解,一批知名猎头机构新近入驻光谷、车谷园区。据介绍,产业园将优先布局有示范效应的高端、创新型人力资源机构与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地区总部,意向入驻面积...

关于居住项目(武汉蔡甸奓山街工业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公示

关于居住项目(武汉蔡甸奓山街工业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公示

  总建筑面积612937.81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470324.81平方米,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142613平方米)。新建壹拾贰栋负1至33层住宅楼;肆栋负1至29层住宅楼;贰栋负1至26层住宅楼;贰栋负1至25层住宅楼;贰栋负1至18层住宅楼(装配式建筑);贰栋负1至16层住宅楼;贰栋2层商业楼;贰栋3层幼儿园;捌栋1层配电房;贰栋1层垃圾收集屋;叁栋1层门房;贰栋1层配电房、开...

增速全市头部!武汉经开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88%

增速全市头部!武汉经开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88%

  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0.90亿元   为“稳增长、促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武汉经开区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武汉经开区聚焦“3335”现代产业体系,快速精准打出稳经济政策组合拳,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力以赴稳增长,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今年1月,武汉经开区作为武汉市头部季度重大项目集中...

央媒看武汉 武汉经开工业园“制造”变“智造”

央媒看武汉 武汉经开工业园“制造”变“智造”

  该园区原是低端产业为主的民营工业园,武汉经开区引入由中国一冶集团牵头组成的社会资本方,通过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将其升级为现代科技产业园。目前,该园区已入驻近30家行业知名领军企业,初步形成人才、技术、企业紧密结合的“政产学研用”链条。   我市今起开展“比学赶帮超 决战四季度”2020 年全市重点项目互观互学互评互促活动   同出席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