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军区珞珈山招待所与武汉市珞珈科技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租赁合同纠纷申请再审民事裁定书
湖北省军区珞珈山招待所与武汉市珞珈科技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租赁合同纠纷申请再审民事裁定书
湖北省军区珞珈山招待所与武汉市珞珈科技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租赁合同纠纷申请再审民事裁定书
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武汉市珞珈科技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
武汉市珞珈科技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珞珈信息公司)为与湖北省军区珞珈山招待所(以下简称省军区招待所)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鄂民一终字第0007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申请人珞珈信息公司申请再审称:(一)本案合同为有效合同,二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本案合同约定签字生效,没有约定附生效条件,当时的法律也无批准、登记生效的规定。合同标的物既有房产证,也有土地使用权证,不是“违法建筑物”。二审判决以合同及工程未按规定报批,违反法律认定无效缺乏证据。蕞高人民法院关于房屋租赁的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的立法本意是不保护以违法建筑物为标的物订立的房屋租赁合同,而申请人系在合法房产、土地之上建设房屋。二审判决适用上述司法解释认定本案租赁合同无效违反立法本意。《军队空余房地产租赁管理规定》属于军事规章且于本案合同签订后生效,不适用于本案民事案件。(二)二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依据合同约定,被申请人是工程报批责任主体,其未履行报批义务,导致建筑违章,构成违约且无权主张合同无效。申请人有权建设房屋且与本案合同效力无关。即使因改扩建1号楼及附属楼、拆除美食城新建的2号楼成为违章建筑,属于申请人与案外人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问题,与本案无关。(三)在申请人投巨资租赁合同已履行近10年的情况下,被申请人起诉主张合同无效,违反了合同法的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被申请人非法驱逐租户,给申请人造成巨大损失,其应在赔偿申请人损失后,继续履行合同。
被申请人省军区招待所答辩称:(一)依法成立的合同在符合法律生效要件时才能生效。一、二审法庭调查时,双方均确认,涉案房地产只有土地证,没有房产证。本案房屋租赁和建设未经有关机关审批是一、二审时双方确认的事实,标的物的改扩建、新建均未经规划部门审批,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属非法建筑,二审法院认定合同无效的依据是城乡规划法和蕞高人民法院房屋租赁司法解释,非申请人所称军事管理规章。法院据此认定就非法建筑而签的租赁合同无效适用法律正确。(二)本案合同成立时,一号楼非法改扩建,已属违法状态,二号楼至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仍未取得有关建设规划许可。根据谁建设谁报批的原则和合同约定,报批责任主体是申请人,被申请人负协助义务,被申请人在未取得任何规划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违法扩建一号楼、新建二号楼,主观恶意明显。为此,被申请人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合法。(三)本案二审判决生效后,申请人拒不执行该判决,其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赔偿损失没有法律依据。
本院经审查认为,(一)涉案房产自始即为违法建筑,以违法建筑为租赁标的而订立的租赁合同依法应认定为无效合同。一、二审法庭调查时,双方均确认,涉案房地产只有土地证,没有房产证。本案租赁合同除租赁房屋内容外,涉及以租代建的内容,但蕞终目的亦为出租、承租,故合同性质仍为租赁合同。依据合同签订时的城市、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乡房地产开发建设、房屋新建、改扩建等工程建设,必须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施工建设的,其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本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明确规定:“出租人就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房屋,与承租人订立的租赁合同无效。”该解释的立法本意,正如珞珈信息公司在再审申请中所述,是通过对承租违法建筑物的承租人利益否定的方式,达到减少违法建筑产生的目的。从本案《房地产租赁合同》签订时的情况看,2005年3月18日的《房地产租赁合同》是省军区招待所替代省军区后勤部与承租方珞珈信息公司签订的,除租金标准改变外,其他内容与2004年11月6日的《房地产租赁合同》内容全部相同,后一合同客观上是前一合同的延续,并构成了合同主体的变更。故而考察合同签订时标的物的状况应当追溯到前一合同订立时的状况。2003年6月25日,经出租方湖北省军区同意,由原承租方湖北三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环公司)将涉案房地产转租给珞珈信息公司后,珞珈信息公司擅自对原一号楼进行加层改造,并新建附属楼,形成了违法建筑。为此,湖北省军区和三环公司要求珞珈信息公司拆除时遭拒。三环公司以该租赁合同纠纷起诉后,一审法院于2003年12月10日判决解除该租赁合同,由珞珈信息公司将一号楼和美食城恢复原状等。二审中,因双方和解,法院裁定按撤诉处理。但珞珈信息公司始终未对违法建筑予以拆除恢复原状。显然,本案租赁合同签订前,合同标的物已属违法建筑,至本案合同签订时该建筑违法的事实并未改变。在违法建筑未拆除的情况下,省军区招待所与珞珈信息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事实上包含了上述改、扩建的房屋,对此,省军区招待所对租赁合同无效亦有过错。至于二号楼的重建,确系本案合同履行中发生的事实,但因其重建过程中未办理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亦导致该建筑为违法建筑。二审判决依据当时的城市规划法、城乡规划法以及本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认定涉案租赁合同无效,适用返还原则处理,适用法律正确。
《军队空余房地产租赁管理规定》系调整军队房地产出租的内部管理规章,虽在本案合同签订后实施,但因之前没有相关规范性规定,因此,二审判决依据该规定,认定省军区招待所在合同签订后没有向上级机关报备该租赁合同符合客观事实。以该规定约束省军区招待所,适用法律并无不当。
(二)关于工程报建责任主体的问题。本案租赁合同签订时,作为合同标的物的一号楼及附属楼已属违法建筑,其前因是珞珈信息公司未经湖北省军区、三环公司同意,并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所为,与湖北省军区和三环公司无关。二号楼的重建,虽在本案租赁合同签订后,根据该合同约定,重建工程以省军区后勤部名义立项,但鉴于工程的实际实施者是珞珈信息公司,故双方约定,省军区后勤部的义务是负责审查认可珞珈信息公司提供的建设规划、改造方案,协助珞珈信息公司在地方有关部门办理立项等手续。即整个工程的立项、开发、建设,是以省军区后勤部的名义由珞珈信息公司具体实施的,省军区后勤部负有协助报建立项的义务。从二号楼的重建过程看,珞珈信息公司曾向省军区后勤部报送过“瑞华大厦建设方案审批报告”,省军区后勤部回复同意其改建设计方案时,提出了限高、限总面积等要求,同时要求珞珈信息公司报送设计图纸及建设施工方案以审核。但珞珈信息公司不仅未按约定和要求将设计图纸和建设施工方案上报,致省军区招待所无法履行报备等手续,亦未提请省军区后勤部或招待所协助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于2007年擅自新建了二号楼。可见,珞珈信息公司作为责任主体,对一号楼、二号楼成为违法建筑导致合同无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珞珈信息公司认为违建与本案租赁合同效力无关的主张与事实不符。其称二审判决认定事实缺乏证据的理由并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
(三)关于珞珈信息公司提出的损失赔偿问题。人民法院对民事纠纷案件的处理原则是“不告不理”。一审时,省军区招待所作为原告的诉讼请求是:1、确认本案房地产租赁合同无效;2、珞珈信息公司返还租赁的房地产;3、珞珈信息公司支付其逾期腾退房地产的占有使用费。二审时,军区招待所放弃了第3项主张。而珞珈信息公司在一、二审中并未提出任何反诉请求。申请再审中,珞珈信息公司要求省军区招待所赔偿驱逐其租户的损失,不属于本案的审查范围,珞珈信息公司可通过另诉主张权利。
综上,珞珈信息公司的申请再审事由不能成立。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头部款的规定,裁定如下:
一、本裁判文书库公布的裁判文书由相关法院录入和审核,并依据法律与审判公开的原则予以公开。若有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内容有异议的,可向公布法院书面申请更正或者下镜。
二、本裁判文书库提供的信息仅供查询人参考,内容以正式文本为准。非法使用裁判文书库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非法使用人承担法律责任。
三、本裁判文书库信息查询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本裁判文书库信息牟取非法利益。
四、未经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裁判文书库及其内容的链接,不得建立本裁判文书库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不得拷贝或传播本裁判文书库信息。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