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15项中科院生物技术成果落地武汉签约金额超15亿元

admin7个月前 (09-27)武汉产业信息32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文俊 通讯员张惠芳 实习生李俊霞

  7月8日,“2022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中科院生物技术专场”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现场1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金额超1.5亿元。

  “合成生物学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将开辟一个新的生物制造技术世界,可能引发颠覆性的产业革命。”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胡黔楠带来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双驱动的合成生物制造源头创新产业化项目”与武汉丽合智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他介绍,这个项目打造了全新的数据驱动型合成生物学创新模式,开发了全球蕞大的合成生物学合成/毒素降解反应/途径数据库,以及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数据驱动合成/降解途径理性设计技术系统,可帮助企业实现行业内的差异化竞争,加速合成生物学产业创新研究,从而高效完成“设计—构建—测试”的智能化闭环研发。

  “我们必须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说,近年来,武汉分院围绕建设湖北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要科技平台,已经组织了23场专场推荐,促成130个中科院的成果落地湖北,发布成果1600余项。中科院武汉分院将以落实新一轮省院科技合作协议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与武汉市的科技合作,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撑,切实履行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光荣使命。

  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上,15个中科院与武汉企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同时,现场发布了中科院9个研究院所200余项蕞新科技成果。

  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所长殷战以“基因编辑辅助构建全雌黄河鲤单性群体研究”为主题,从利用雌激素活性物质诱导性逆转构建全雌群体的传统路径、性激素对鱼类性别分化及育性调控、鱼类种源控制研究是水产种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当前雌鲤生殖障碍+恢复采卵法技术路线、鲤科鱼类可控不育技术体系研发的未来等方面介绍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带来的项目“新型高端水果-紫果猕猴桃的新品种与工程化种植体系”受到了广泛关注。紫果猕猴桃营养与医疗价值高,具有辅助治疗肿瘤、动脉硬化、利尿以及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功能。目前,项目团队在该系列品种栽培管理过程中积累构建了标准化、工程化生产技术体系,通过工程化种植体系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成熟度,提高商品果率,大幅度降低灾害性气候对商业果园管理的风险,解决当前水果产业商业化的核心问题。

  “在科学家创业的时代,把产业资本和技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在新的科技领域推动科技成果转换,将会迎来具有时代性、革命性的全新机遇。”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易德伟表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中科院的持续合作,在产品、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获得了支持,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希望汇聚更多的人才来到武汉,推动更多的技术成果产业化。

  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承办,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宣恩醉美画卷“天空之镜” 成新晋网红打卡地

  我国科考队首次在可可西里发现罕见“红山脉”

  宜昌信访局办结一件销号一件再领办一件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没有更早的文章了...

下一篇:2018年工业类重点项目(2)

相关文章

2022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双智”专场在汉阳举办14个科技成果现场签约

2022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双智”专场在汉阳举办14个科技成果现场签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宣彤)为进一步激发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领域的创新驱动力,推动成果转化,12月9日下午,2022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专场活动在汉阳举办。现场,共14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签约。   2022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专场活动。通讯员供图...

2022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首场对接活动落地青山现场签约24个项目总计31亿元

2022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首场对接活动落地青山现场签约24个项目总计31亿元

  原标题:2022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首场对接活动落地青山,现场签约24个项目总计3.1亿元   “医养结合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对社区老年人健康需求精准分析,提供多元服务模式,应用智能技术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全程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主任丁烈云讲道。3月31日下午,“2022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首场对接活动·数字经济专场”在青山区举行,现场签...

20个产业链项目落户武汉经开区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强筋健骨”

20个产业链项目落户武汉经开区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强筋健骨”

  湖北日报讯 (记者谢慧敏、通讯员孙亚云、张隽)10月3日获悉,今年以来,武汉经开区已先后落户近20个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项目,涵盖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汽车芯片传感器、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等领域。   9月26日签约落户的武汉爱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总投资15亿元,是全球汽车冲压技术头部企业——日本爱机集团在汉投资建设的第3家汽车零配件制...

“第二总部”聚起特色优势产业

“第二总部”聚起特色优势产业

  7月18日,湖北武汉市和孝感市同城示范区——首衡城·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揭牌,汉孝同城同频发展步入产业同兴、民生同保新阶段。“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将复制并升级河北新发地市场发展模式,成为首衡集团第二总部。”首衡集团董事长米亚林说。   日前,武汉市发布了2020年以来签约入库总部项目推进情况通报。通报显示,2020年至2021年3月底,全市有47个总部项目完成注册...

【聚焦2023武汉两会】2023年武汉GDP预期突破2万亿

【聚焦2023武汉两会】2023年武汉GDP预期突破2万亿

  GDP预计达到1.9万亿元左右,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过800个,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2022年,武汉取得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根据2022年预计1.9万亿元左右计算,2023年武汉GDP将突破2万亿元。...

光谷生物城竞争力位列全国第四辐射带动武汉都市圈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

光谷生物城竞争力位列全国第四辐射带动武汉都市圈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

  2022年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11月3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显示,东湖高新区的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排名位列全国第四,较去年上升一位。其中,环境竞争力排名第三,产业竞争力排名第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合作竞争力均排名第五。   自2013年以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已先后9次开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

刚刚三大北斗产业项目在汉签约

刚刚三大北斗产业项目在汉签约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刚刚,三大北斗产业项目在汉签约   湖北日报讯(记者肖丽琼、通讯员关建新)“智慧、智能、智造”融合创新,共筑北斗美好未来。在7月7日举行的北斗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暨北斗智能应用大会上,卫星遥感云智慧研究院、湖北省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创新联合...

刚刚武汉成立四大产业联盟签署54个涉新材料高端制造项目

刚刚武汉成立四大产业联盟签署54个涉新材料高端制造项目

  今天上午,武汉市举行“助力英雄城,共创新辉煌”武汉理工大学专场活动,活动现场共签约54个重点项目。其中,投资项目16个,签约金额703.14亿元;意向协议项目38个,意向金额1651.77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交通物流、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数字经济和新材料等领域,武汉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天的重点签约彰显了武汉理工大学材料、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和主干特色学科优势,也为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