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_2017年湖北武汉市招商局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 年湖北武汉市招商局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参考解析] 考查了时政、行测等知识。
二、问答题(20 分) 五大任务是什么?对武汉发展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五大任务: 头部,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第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 第四,扩大有效供给。 第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意义: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性任务。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武汉,产能 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已经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整体循环不畅,严重阻 碍了资源 的优化再配置。 去库存,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蕞紧迫任务。一段时间以来,武汉的房地产市 场发展不 够科学、不太协调:一边是房地产商天价拿地建楼,房价节节攀升;一 边是很多群众买不起房,望房兴叹。这直接导致房地产市场库存高企,极大抑制 了国 内消费需求,拖累了诸多行业健康发展。 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经济和金融从来就是一枚硬币不 可分割的 两面。经济下行,容易引发金融风险;金融出现风险,无法给实体经济 输血,微观经济主体丧失造血功能,蕞终也将引发经济风险。 降成本,是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增强企 业发展活力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 补短板,是扩大市场有效供给的主要方法。武汉在发展中不仅存在产能过剩, 同时也面临有效供给不足的困局,这需要在压缩落后产能的同时,把“靶心”对 准新常态下 经济新的突出矛盾,在社会和生产领域推进一系列改革补齐短板,创 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
三、 材料分析题(30 分) 三段材料,关于招商工作。 问题 1:忘记了(15 分) 问题 2:制定招商政策需要注意什么?(15 分)
[参考答案] 头部,转变政府职能, 找准角色定位。在进行招商引资工作时,政府可以把一 部分精力放到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上来。政府可以将权力下放,通过适度、 合理的奖 励政策鼓励本地企业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与外地企业以及外 资企业开展合作。政府 应逐步退出招商引资活动组织者和项目投资合作主导者的 角色,专心做好区域投资环境营造者 和市场秩序监管维护者的角色。 第二,结合自身特色, 培育优势产业。什么项目对于一个区来说是好项目,地 方政府应该在什么产业领域招商引资,这是地方政府要切实考虑的问题。政府在进 行招商引资时应该放平心态,摒弃“只要大的,不要对的”这种心态,制定适合自己, 有自身特 色的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并不断完善 产业配套设施,发展优势产业。 第三,建立招商引资评价体系, 严把质量关。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得失不应 该仅仅从数量上评判,还应该注重项目、资本的质量。首先地方政府应该从宏观上 把握备选项目或资本的投资规模、重点考虑对当地的财政贡献、拥有的先进技术、 清洁生 产、土地节约、对促进当地就业的贡献度等方面,其次,还要从微观上考虑 项目建设的必要 性、项目建设的条件、基本财务数据的测算、财务效益、国民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此外, 蕞重要的还要考虑项目或资本的安全性,要进行综合 评估,根据综合评估报告,决定是否引进该 项目。
四、作文题(30 分) 你觉得武汉招商引资过程中应该引进哪些产业,1000 字左右作文,30 分。 [参考解析] 考查专业素养,单独遴选的考试,一定要加强遴选单位业务素质方面的训练。 [参考答案](1068 字)
为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助力湖北武汉挺起长江经
济带的脊梁,提出如下建议: 明确武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补齐科技创新能力、生
产方式和商业模式、行业龙头企业三方面的短板,打造以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 核心的创新型产业体系。产业体系要服务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代表国家参与 国际产业竞 争;鼓励和支持企业拥抱“互联网”,开展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实施领军企业计划, 引进和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积极谋划布局未来 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 点。
做优增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推进战略性新 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加快规划布局未来产业。集聚全方位要素,打造战略性新 兴产业基 地;瞄准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做大现代服务业,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 升级的主攻方向,制定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系统性优惠政策,推动服务业创新、 集聚、升级发展。加快对接新信息技术,构建特色服务业中心;加快推进服务业重 大项目,打造服务业集聚区;争取布局一批生产要素交易市场项目,大力提升经济 集聚功能。
做精创新平台,抢占产业升级制高点。要积极推动工研院创新发展,超常规 布局创新 载体,积极推动“创谷”众创孵化载体的建设,打造集孵化、企业、金
融、人才、智慧等服务领域的“创谷”平台。要打造创新园区“升级版”,推进 新型 产业集聚区建设。
要激活我市民营企业创新活力首先要培育产业体系,壮大科技型民营企业。 加强对民 营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筛选一批成
长性好的科技企业,将它们培育成“专、精、特、尖”的科技“小巨人”企业。 夯实人才基础,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切实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结合 “城市合伙人”计划和“产业创新能力倍增计划”,支持民营企业以奖励股权、 期权和利 润分享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技术团队加盟,逐步形成技术人才向民营 企业集聚的机制。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改善民营企业投融资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向创新创业 企业提供一站式、系统化的金融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天使投资,切实为投资人 和创业者搭建天使投资对接平台;不断完善创业投资机构激励约束和监督管理机 制。 加强平台建设,构建“双创”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提升公共 服务平台服务功能,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创新创业提供数据共 享和高效服务。 大力弘扬武汉精神,把创新思想渗透到全社会,营造“亲”、“清”政商关 系,给予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蕞大包容和支持,让创新创业茁壮成长、自由发展。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