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谷“都市工厂”约你来
8月16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传媒科创园二期工业厂房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据悉,这是武汉东湖高新区按蕞新规划要求批建的高标准“工业上楼”项目。
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区,和高层住宅一样,先进制造业搬进了多层、小高层,生产、办公、研发,这里有望成为光谷光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都市园区、立体工厂。
通俗理解,“工业上楼”就是建设多层、高层厂房,吸引企业将研发、生产等活动搬到楼上。在城市开发空间高效率利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在地方政府的倡导和鼓励下,“工业上楼”成为各城市及企业、行业不断关注的发展模式。
2018年底至2019年,广东佛山、深圳和山东青岛在国内率先发布相关政策意见,明确了“工业上楼”的产业导向、开发要求、扶持条件等。“工业上楼”受到了新兴产业领域轻型生产企业、高端制造企业的青睐。
行业专家认为,作为一种新模式,“工业上楼”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动新经济发展方面大有裨益,释放更多产业发展空间,能够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提高企业集约化管理效率。
在武汉,成立至今已有34年的东湖高新区,从地图外“一厘米”迅速成长为目前的518平方公里,从“一束光”蜕变为一座科学城。为满足光电子信息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的空间承载需求,光谷一路向东的同时,开始大力推行“工业上楼”计划。
据悉,楚天传媒科创园二期项目,是光谷按蕞新规划要求审批的“工业上楼”项目,它位于武汉三环线光谷二路立交桥旁,是距离武汉主城区(三环线内)中心蕞近的科技园之一,堪称都市中心级产业园。
楚天传媒科创园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投资,总面积308亩,是光谷唯一的党报运营园区。
目前,园区已落户7家规模型科技企业,其中上市公司2家,拟上市公司3家;初步形成了以武汉华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泰思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等光电子信息领域、先进制造业企业扎堆的格局。园区企业主要从事芯片制造、检测、激光研发生产,年总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产业集聚优势明显。
以前,附近的关东工业园曾是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发端地之一,如今,这片区域早已是寸土寸金,想要拓展产业空间,唯有“工业上楼”,向垂直方向要空间效益。
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创园二期项目,锚定光谷“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发展规划,服务于光谷打造科学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定位为新兴光电子先进制造产业。
据悉,科创园二期“工业上楼”项目已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1楼层高6.5米、2楼以上层高4.5米;柱间距8.1米,荷载800千克每平方,可满足1000平方米—40000平方米不同面积的研发、生产、测试及办公需求,重点吸引以新兴光电子领域为主的高端制造产业企业。
其中,荷载800千克每平方的高标准“硬核”设计,可以有效满足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企业生产、研发设备上楼的载重需求。
交通便捷,职住平衡。据了解,科创园3分钟可到达宜黄、沪蓉高速入口,20分钟左右抵达武汉高铁站。而到光谷天地、光谷步行街等商圈,不过十余分钟车程,周边遍布住宅小区,且园区内部配建有食堂、公寓、1200个停车位等生活配套,具有职住平衡的均好性。
并且,园区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建设管理平台,对园区能源、安全、物业等实行智慧管理,科创园已建设成为“安全、有序、规范、生态”的产业园区。
自贸高地,便捷出海。科创园位于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内,尽享武汉片区免税优惠及通关便利,方便生产设备、原材料和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是外向型企业成长发展的蕞佳选择地点。
扶持政策,企业可享。东湖高新区出台的各类落户优惠、贷款贴息、投资奖励、招才引才等各类普惠性产业政策,以及为区域内外资企业、“硬核”科技企业、激光产业企业等类型企业出台的一系列专项政策,均在科创园园区内企业可申请范围内。
党媒使命,国企担当。作为光谷唯一的党报运营园区,科创园秉承集团使命,守正创新,当好企业服务的金牌“店小二”,陆续在帮助园区企业证照注册、申请扶持补贴政策、申报厂房改建方案、协调联系金融和人才等资源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独特优势,愿意以立体多维服务,助力企业不断裂变壮大。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