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武汉都市工业园区建设
昨日召开的市长办公会决定,借鉴硚口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区成功经验,启动江岸堤角、汉阳洲头、武昌白沙洲三个都市工业园区建设。市级都市工业园“一变四”,标志这一新事物由试点转入全面推进。
据悉,堤角工业园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将形成机电制造、服饰制造、皮革制品加工、肉类食品加工4大产业园区。
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的洲头都市工业园区,沿鹦鹉大道呈带状分布,其产业涉及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机电、新型建材和机械设备制造。
白沙洲都市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3.06平方公里,拟建设钢材深加工物流产业园等。
像硚口一样,3个园区,均选址亏困企业集中区建设,打“改革牌”,走创新路,整合资源,盘活存量,通过成片改造老企业来发展都市工业,发展新型工业,带动老工业基地改造。
我市历史上有13个老工业区,国企不景气,出租厂房设备,演变成百余个小型工业园区,中小企业聚集其间。这种演变,盘活了部分国企资产、资源,但普遍规模小,产业特色不鲜明,旧体制、旧机制制约发展。
硚口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区探出一条新路:土地储备中心统一收购整理各厂区,土地收入使老企业完成改制,安置职工;整理后的厂区配以优惠政策,吸引新企业入驻,企业体制、机制全新。
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区建设模式,近日引起国家发改委关注,认为整套做法,是破解老工业基地改造难题的一招妙棋,具有全国意义。
今年上半年,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区内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600多万元,同比增长171%。先期启动的机电工业园,已提供岗位4560个。
这个园区已建成1平方公里,5平方公里建设全面启动。3个新增都市工业区,企业改制正加紧准备。
市长李宪生说,建设都市工业园区,是武汉从市情出发,改造老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也是“三轮并驱”壮大武汉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工业园区对于形成产业链,培育产业群,对于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解决职工再就业问题,对于促进改革改制、激活存量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适时全市推广。
按照规划,我市1个中心城区布局1个市级工业园区,总面积将达17平方公里,将可腾出12530亩工业空间。(记者王南方 实习生肖薇)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