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实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30年!还原开发区建设的历史面貌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口述实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30年!还原开发区建设的历史面貌
没有汽车产业基础,却把江边红薯地划作国家级轿车基地,武汉开发区这段差点湮没的历史,从千里之外的故纸堆中挖掘出来。今天下午,《口述实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30年》一书首发式在汉举行,赵宝江等开发区历任负责人出席仪式,并寄语武汉开发区不忘初心,再铸辉煌。
5月16日是武汉解放纪念日,同时也是武汉开发区建设纪念日,其前身是1988年开工的国家30万辆轿车基地。当时,武汉并无汽车产业基础,开发区所在地沌口还是农村,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儿建设轿车基地,进而发展成为中国车都了呢?
口述实录主编、江汉大学原校长杨卫东介绍,这段历史是江汉大学口述实录团队赴京采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陈清泰时,陈清泰翻箱倒柜找出当年的工作手册,从中发现了从决策到落地全过程的清晰脉络。据悉,口述实录团队历时两年,采访了全部历任开发区负责人,及部分建设者代表,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厘清了许多历史疑云。
建设部原副部长赵宝江担任武汉市长期间,曾兼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小组组长,他在昨天的首发仪式上,回忆了当年市政府力排众议引进汽车产业,在一片红薯地里白手起家建设汽车城的热火情景。他认为,武汉开发区的建设成就,印证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并鼓励武汉开发区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担当武汉发展的引擎。
江汉大学口述实录团队成员介绍,他们在采访过程中,被开发区建设者们的******所感染,很快整理出30万字文稿,收录了赵宝江、陈清泰、段轮一等20位亲历者的口述实录,还原了开发区建设的历史面貌,许多细节均属首次公开。
陈祖涛红军著名将领陈昌浩将军之子
1988年参与国家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