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湖产城融合示范区武汉江岸打造宜业宜居品质新城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后湖产城融合示范区 武汉江岸打造宜业宜居品质新城
40年前,后湖片区鱼塘菜地密布,是一个以蔬菜、渔牧为主的农业乡镇。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这片沉寂的土地,昔日汉口边缘泽国,终成宜居新城,当前该区域居住人口已近四十万人。
为推进区域发展,武汉市江岸区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中提出,加快建设后湖产城融合示范区。规划范围为由三环线、汉黄路、解放大道以及京广铁路围合的区域,即“后湖新城”,总面积27.15平方公里。它是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武汉三个综合组团之一,位于重点发展的四大居住区之首。
如今,随着市民之家、长江传媒大厦、永旺梦乐城、中美国际大都会、市八医院进驻,以及“育才系”品牌学校资源的引入,后湖片区的综合承载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产城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附近几公里范围,只有几所稀疏的住宅小区,满眼的藕塘湖滩。”在后湖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居民回忆说。
经历史学家考证,早期的汉口地势低洼、湖泊密布,每逢夏秋水涨季节,就会陷入一片泽国。1904年,张之洞为解除汉口水患,决定修筑后湖长堤,后被命名为“张公堤”。堤内的后湖逐渐淤积直至消失,变成藕塘湖滩和农田。
几十年过去,后湖发展成为一个农业乡镇。1980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乡办企业异军突起,后湖成为湖北省头部个“亿元乡”。到上世纪90年代末,后湖开始兴建大型专业市场和工业园,形成特色园区经济,发展成为“湖北省十强乡镇”,铸造了乡镇建设的辉煌历史。
随着城市的发展,用于疏解中心区人口的城市组团兴起。1996年,后湖被武汉市规划为居住新区。2006年,“后湖新城”建设方案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计划将后湖改造为基本上无污染、可持续发展、交通便捷、绿色宜居、高度现代化的区域。后湖自然环境优越,区域分布着黄孝河、塔子湖,素有“汉口后花园”的美誉。到2009年,该片区已有20多个小区,常住人口12万人。
然而,由于前期产业导入不足,职住不平衡,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支路网建设滞后,这些问题成为区域发展障碍。不少居民说,偌大的居住区域,进出市区只有一个铁路涵洞,出行不方便。也有人说,区域配套跟不上,晚上下班回家,除了呆在家里,哪里都去不了。
“刚住进来时,小区门前是一条断头路,附近也只有一家超市。但是,近几年后湖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在后湖同安家园住了8年的居民付先生说。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江岸区提出,加快发展后湖产城融合示范区,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生活配套,导入现代商贸、文化体育等特色产业,推动均衡发展。
当前,后湖正加紧推进幸福街、岱山大桥、建延线等项目,加快城中村改造,激发创新活力,构建“产业心脏”。
着眼未来,后湖发展潜力无限。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办。国家级的塔子湖体育中心将作为重要场馆,迎接世界客人。结合体育中心,通过体育休闲企业的引进,该区域将有望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体育基地。
经过“腾笼换鸟”,黄浦创立方产业园已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业态,文化创意、生命健康、互联网+为主要产业,集智慧产业孵化器、设计师产业园、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同时,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在后湖兴建的长江传媒大厦即将投入使用。这是武汉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在后湖片区,一个涵盖影视、动漫、网游、文化等服务的创意产业集群,将在这里诞生。
未来,后湖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崭新面貌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江岸区借助城市发展规划,推进后湖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强城市整体设计和品质提升,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短板,该片区俨然已成为宜居宜业发展典范。
地处中一路与石桥一路交会处的黄浦创立方产业园,原为石桥工业园,是后湖一家村集体企业,产业低端,运行多年。江岸区整体承租工业园旧厂房,迁出落后产能,引入第三方专业园区运营公司银江孵化器打造“黄浦创立方”,聚焦新兴产业重新招商。
经产业链的提档升级,当前该产业园汇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意设计产业集群,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入住原研三品电子商务、中航长江(武汉)设计师产业园等企业和项目。
诞生于后湖地区的岱家山科技创业园,是全省首个由村集体按照自建自营模式打造的“双创”园区。如今,10余万平方米的园区孵化空间,构建起“创客空间+大学生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成为全省首家知识产权特色小镇,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
园区的改造升级推进了辖区新型产业的“升档加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交通与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各类配套的补全,为区域发展再添新动能。
贯通二环三环的金桥大道、上下三层组互通的竹叶山立交桥相继通车,让后湖与汉口闹市无缝对接。地铁3号线号线、阳逻线四条已开通的轨道交通线路,为片区几十万人口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绿化、城建、配套等方面,后湖均进入发展快车道。汉口城市广场的建立刷新了后湖无商业中心的历史。永旺梦乐城金桥店开业后,成区域板块蕞大的商业综合体。功能单一的后湖片,商业空白逐渐被填满。
此外,随着市八医院的入驻,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导入,市民之家、长江传媒大厦、塔子湖体育中心等文化体育场馆的辐射效应,后湖城区品质功能不断提升。(陈俞 谭德磊 祝丽芳 刘培 顾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