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展示中国跨度——武汉建桥人引领中国桥梁建设
原标题:向世界展示中国跨度 ——武汉建桥人引领中国桥梁建设
桥梁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
两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以赵州桥为代表的石拱桥。从简单的独木桥到今天的钢铁大桥;从单一的梁桥到浮桥、索桥、拱桥、纤道桥等;建桥的材料从以木料为主,到以石料为主,再到以钢铁和钢筋混凝土为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武汉与桥梁有着不解渊源,“建桥文化”在武汉有着特殊地位。九省通衢、两江交汇,使武汉成为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而长江却是一道始终无法跨越的天堑。1957年,“万里长江头部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从建成起就成为武汉蕞耀眼的地标,浓缩着城市的记忆和文化。受大桥建成影响,当时好多武汉出生的小孩儿,不约而同地起名“大桥”“建桥”“一桥”,翻开各家的老相册,恐怕都少不了以大桥为背景的照片。建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武汉打造中国建桥之都的沃土。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是武汉建桥文化的基因。从起步跟学到超越引领,武汉建桥正是现代中国桥梁的缩影。环境的恶劣、功能的多样、经济的考量、美观的需要,让中国桥梁建设的每次突破,都带来工艺与经验的积累、技术与装备的创新。中铁大桥局董事长刘自明介绍:“武汉长江大桥当年摸索的建桥技术,早已被更先进、更经济的工艺所取代。万里长江头部桥,为我国桥梁建设者们播下了自主创新的自信种子,我们也正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海上桥梁建造技术,对接‘中国制造2025’计划,加快中国桥梁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传承建桥文化,建设交通强国,已经成为武汉建桥人的精神追求。“建设交通强国,需要交通行业各领域各方面共同担当、共同作为,勇当先锋、勇做表率。”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表示,“湖北省和武汉市在支持交通事业发展方面积极搭建融合发展平台,特别是桥梁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已迈出了坚实步伐。”
60多年来,以中铁大桥局、中铁大桥院等为代表的武汉桥梁企业从大江大河走向山区和海洋,从国内走向海外,涵盖了斜拉桥、悬索桥、拱桥等各类桥型,推动了桥梁科技、工艺、装备、材料的不断发展,始终在为打造“世界一流建桥国家队”不懈奋斗。
从长江到黄河,从湖泊到峡谷,从近海到海外,以武汉“建桥军团”为代表的中国桥梁建设者正以奋发有为、精益求精的姿态,突破着桥梁建设的科技难题,展示着中国文化自信,展现着不断创新、攻坚克难的大国工匠精神,引领着新时代跨入交通强国的新征程。(记者夏静、通讯员丁继国)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