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联村下活种子“一盘棋”武汉地铁赴山坡片区谋共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国企联村下活种子“一盘棋”,武汉地铁赴山坡片区谋共建
资金技术双投入,国企联村促发展。近日,武汉地铁桥隧公司联合江夏区山坡街道办事处,召开9月份“国企联村”联席会,商讨共建项目可行性报告及合作协议,双方就山坡片区国企联村共建项目——光星村亘谷源种业良繁基地提升工程的工可报告和建设细节,进行了细致周密的讨论,并结合双方建议,对投资协议书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
光星村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南部山坡乡,是湖北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种业良繁基地的落地,起源于一位老人的“水稻情”。1978年,23岁的光星村少年张似松考上华中农业大学,考上本校水稻生理生态专业研究生,随后留校工作。之后,他相继在湖北省农业厅粮油处(现种植业处)、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做水稻技术推广和服务。期间,张似松被聘为农业部水稻专家组成员、湖北省农业厅首席水稻专家,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5年,从湖北省农业厅退休的张似松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归田野,反哺家乡,“国家把我培养成大学生、研究生,几十年的稻种研发经验,所有这些都应该回报给农民,而不是贪恋舒适的生活。”当年8月,甲子之年的张似松受邀成为武汉亘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正式走上水稻科研育种、种子生产与技术服务的创业之路。
通过数年实地研究,2018年8月,张似松带领农业科技团队研发的“鄂丰丝苗”水稻种子顺利通过湖北省和江西省的品种审定。该种子达到国标二级,具有抗病性、抗倒性强,产量高的优势,亩产可达1100斤,比之前村民们栽种的稻种每亩多产30斤左右。种子研发取得突破后,加工问题接踵而来。受无加工厂的限制,田地里收割的水稻需运往较远的加工厂处理,种植与加工的分割,导致运输成本剧增。
找准痛点,精准发力。2021年5月,国企联村项目申报书出炉,周密的勘测选址后,今年7月30日,武汉地铁集团桥隧公司完成合作框架协议的议签,全面加速推动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确保落地落实落细。
亘谷源种业良繁基地位于山坡街光星村纸贺路西侧,目前占地400亩,通过武汉地铁“国企联村”行动助力,将扩大为1000亩,新建良种加工厂房300平方米,同期购置烘干设备、精选设备、电力扩容等。提升工程完成后,形成水稻良种加工能力达到100-200万斤/年,预计年销售总量约150万斤。
该加工厂预计今年底建成完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水稻良种科研、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提升种子精深加工技术,形成规模化的良种示范区,不断巩固山坡片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引领江夏区农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助力武汉市“武汉·中国种都”和农创中心建设。
来源:极目新闻 武汉地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