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武汉城区另类工业园:被大山和城中村包围废弃楼栋拍出美感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打卡武汉城区另类工业园:被大山和城中村包围,废弃楼栋拍出美感
任何一座城市都离不开工业发展,在不同时期,工业发展的程度都不相同,反映出浓厚的时代特色。像在湖北武汉城区就有一座非常另类且低调的工业园,它建在大山脚下,被城中村包围,环境清幽又静寂,丝毫看不出有企业运作的忙碌景象。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园区内部运营出现问题,成为烂尾工程,这也使得它意外变身为随拍的好地方,它就是南望山产业园。
一般来说,城市的工业园通常会规划在郊区,毕竟它需要广袤的土地,而在市区内部,即便有工业园,也只是某一段时期经营遗留下,未来得及搬迁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工业园本身所在的位置非常边缘化,不被重视,像南望山产业园就是后一种。该产业园虽然建在城区三划线以内,毗邻热门商圈光谷广场,但它周边的环境实在太过边缘,一座偌大的南望山横亘在北,加上西边的东湖水面,基本将区域交通锁死,唯一的南北向马路南望山西路还是几乎单行线的配置。交通“闭塞”,区域阻隔,哪怕是在市区也是刁角落,因而南望山产业园一开始就是很一般的定位。
从洪山区广埠屯及东湖毗邻区向东,南北交通八一路和珞瑜路平行分布,到吴家湾的时候就能看到不远处湖边的南望山山体。从自然角度来看,有一座山在市区,可以成为天然的公共绿地,但从发展角度来说,山体阻隔,无法利用,也是劣势所在。可能也正是考虑发展利用,于是南望山山脚四周风风火火开发起来,北边南边大部被地质大学占据,小部分成为邮科院专属,剩下的则是自然村庄零散分布,经过改造,有了南望山产业园。山脚下、村庄旁,这种环境和定位,使得产业园一开始就很冷门低调,长此以往后,被遗忘似乎顺理成章。
在洪山区光谷广场核心周边,山体还真有点多,至少像喻家山、南望山已属超大山体,有意思的是这两座山也分别被两所高校“占据为王”,成为学校后山。南望山产业园处在南望山西麓近东湖水岸的地方,这一段的山体较为陡峭,植被覆盖率也很高,产业园的规划建设紧邻山体进行。一边是凿开的山脚碎石,一边是陡峭的山坡地势,开辟出超大广场,楼栋陆续开建,还要稳固山体,留出开阔的道路,再点缀行道树和路标,加上停车场,产业园的硬件设施快速成型。自身修建得完善,周围相对闭塞,一处产业园的存在,多少有些隐匿的风格。
不仅自身周边的环境够隐秘,实际上南望山产业园蕞大的特点还是毗邻的城中村。从珞瑜路和八一路上都能拐到南望山西路,西路不宽,两车道刚好,行道树非常茂盛,撑出一条绿树如茵的好地方,并且很少有其他车流及噪音干扰。西路走到产业园下,是一条更小的马路,向北延伸进园区,它叫做前庄小路。前庄即是西路上的村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村子规模不减,人气旺盛,这倒不是因为产业园的缘故,而是在附近工作的人都在此生活租住,毕竟房租实惠,不可多得。这些围绕产业园建设的村庄,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中村,但与产业园的定位也根本不协调。总之,无论产业园还是前庄,都是冷门的存在。
南望山西路到前庄小路,非常好找,终归是沿着西路一条道到底,经过的区域里,非常直观看到入口。两条马路的颜值统一,茂盛的行道树和深处其中的平房,行人不多,鸟鸣阵阵,让人误以为是到了乡下丛林里。一边是湖水波澜,一边是山体静寂,产业园在中间,来回走动,除了密林之外,什么也看不见。入口处的小路,山脚下的停车场,南望山产业园始终笼罩在阴森中,除了天气晴朗的日子,有光线和白云,不然,整个园区始终是幽深的氛围,静得可怕。
前庄小路的尽头是南望山产业园大门,有一个大的坡度,上去之后是一片宽阔广场和停车场。园区分东西两个部分,分有数栋大楼,东边的大楼完成装饰,还有几栋配套住宿楼,已有人入驻;西边的大楼毛坯状态,空旷如也;中间的停车场分两层,上层依靠着山体,建设得非常极致,对空间布局掌控很到位。因为没有什么人气,除了值守的保安,很少看到有人来回,楼栋像封闭了,站在前面,空荡荡的。类似的旧楼和废弃楼梯,加上绿色的植被和山体,营造出的始终是废弃鬼屋观感,不知道何时能够正常运营。
对于南望山产业园,多数人很陌生,哪怕是本地土著,相信对前庄的熟悉程度也胜过产业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南望山西路,唯有前庄人气俱佳,毕竟租房好地方,接地气的生活浮现,而那处山下的产业园,蕞常见的状态便是荒废。相对来说,以南望山产业园为中心的区域里,可以替代产业园的地方实在太多,在没有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园区的人气和运营难以提上议事日程,被遗忘和废弃也是情理中的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