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式”“打包式”“上门式”……武汉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加快建设质量服务站
9月28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武汉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印发。根据方案,力争到2023年,武汉建成30个质量服务站。其中,符合标准的质量服务站,将一次性获得蕞高不超过10万元的质量提升支持;对年度服务项目绩效排名前3名的质量服务站,额外给予5万元的质量提升支持。
据悉,这些质量服务站将全部接入湖北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网络平台和数据库;以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为核心,以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为延伸,按照“一个共享平台、一个受理窗口、一揽子服务、一个结果通行”模式,高标准建成覆盖全市的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体系和网络。
如何实现此目标?《方案》指出,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与监督服务作用,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水平提升,为企业提供“对接式”“跟踪式”“扶助式”“打包式”“上门式”等服务。
2020年,全国首个一站式质量基础服务站点建设及服务管理地方标准《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建设服务规范》在武汉发布,规范服务站建设运行。
此次以政府名义印发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属湖北省首家。
《方案》提出,各质量服务站要聚焦企业需求,对接服务资源,确定服务项目,协调开展质量服务,对制造业产品研发、采购、生产、供应、售后各个环节所需的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提供一揽子服务,统筹协调利用各层级技术服务,推动实现“一个标准、一次合格评定、一个结果、多方互认共享”,蕞大程度提高运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近期,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已邀请专家,在武昌区斗转科技园质量服务站开办两期培训班,对全市质量服务站站长、质量服务专员进行统一培训。学员们表示,将学到的知识尽快落实到服务园区企业的质量提升中去,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为提升服务效能,《方案》指出,武汉将实施专项工程。组织技术机构和专家团队,实施重点领域质量诊断和质量监测分析,开展专项精准服务活动,复制推广成熟经验;2022-2023年计划培训100名质量创新骨干人才,不仅要组建国内一流的质量专家库,还要探索行业领军人才加入质量技术服务专家队伍的有效路径;积极实施质量提升标杆激励工程,对符合标准的质量服务站,一次性给予蕞高不超过10万元的质量提升支持;对年度服务项目绩效排名前3名的质量服务站,额外给予5万元质量提升支持。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