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181产业园:老厂房托起“报业飞天”
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刘五珍是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园区招商工作。她说,在自己任职期间,园区的运营都很顺利,“背靠大树好乘凉,我们背后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老厂房托起“报业飞天”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是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打造的全国首家以现代传媒为主体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181” 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门牌号, “楚天”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此外,两个“1”分别象征文化和产业,“8”象征着竖起来的无穷大,“181”就意味着通过创造性经营,使文化与产业有机结合,产生无穷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园区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20世纪80年代的老印刷厂原址为基础,注重在保留有30年历史的印刷老厂房的建筑风格的同时,给改扩建建筑注入时尚元素,使传统的工业文明与现代艺术创意有机融合。厚重的砖墙、挑高的空间、纵横的管道。曾用来传递报刊的巨大红色出报筒凸显着园区与传统媒体的历史渊源,园区门口两座巨大雕塑“报业飞天”高12米,以镂空透雕、弧面曲线相互穿插形成轻盈向上的飞天形象,飞天人物一手挥动羽翼,一手托起报纸,展示现代传媒人敢于担当、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在老厂房的基础上扩建的文化产业园区,不仅让整个园区的历史感和文化感更加浓厚,也降低了园区的建设成本。刘五珍认为这是181产业园的一大优势,利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原有的资源,进行合理改造利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资产倍增。依托已有传媒优势打造产业园特色“我也常常思考企业凭什么到181来。”刘五珍说,“想来想去,还是因为我们背靠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这棵大树。”得益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强大影响力,在2008年,园区尚未正式开园前,就已经签下了20多家企业。截至目前,已入驻65家企业,涵盖传媒、建筑设计、广告创意策划、演出活动服务、创意科技5类企业,其中传媒、广告创意策划、演出活动服务类企业各占园区企业数量的1/3,建筑设计和创意型科技企业各6家。园区内总产值已累计达到20多亿元。据刘五珍介绍,目前园区中唯一空着的一栋楼,也已经有了意向入驻企业。“这些入驻企业都是附着在传媒产业链条上的。”刘五珍介绍到,除了直接属于传媒行业18家企业外,园区内的其他企业都与传媒业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比如广告创意策划类企业就可以做媒体广告投放的业务。”除此之外,武汉云传媒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入驻的原因是181产业园区的地理位置好。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被称作“武汉蕞美的大道”的武汉大道上,与国家级风景旅游区东湖仅一路之隔,周边有湖北省社科院、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湖北省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知音传媒集团、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省文联等多家文化单位。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成为吸引企业入驻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不是收收租金而已”记者走访了园区内几家企业,发现181对于入驻企业并没有提供优惠政策。“政策不是由我们来提供。需要企业自己提高自身实力,达到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的条件,园区肯定会帮企业争取,并支持他们申报的。”刘五珍解释到。“但我们可不是只坐在办公室收收租金而已。”她补充到,“园区的运营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刘五珍列举了许多琐事,哪家企业的办公室漏水,哪里的灯坏了,停车场的费用怎么收取……“你别看都是小事,但我们就是要做服务,企业在这里办公,哪里服务不到位,我们就必须要改进。”不过,这些服务似乎都没有跳脱出“物业”的范围。记者走访的6家企业都认可了园区的服务,但也都认为园区运营方目前更多的扮演的是“物业”的角色。“园区应该注重整体宣传,增加园区的人气。比如秀场等位置,可以降低门槛,举办更多的活动,这样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产业园。园区有一些企业不太注重设计,要知道这是一个创意产业园,园区应该在这方面有一定的门槛。”“与王设计”的负责人认为园区运营方应该这这些方面多做些工作。刘五珍表示,他们正在努力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增加园区内企业的互动交流。“根据园区内企业需求,开展一些有特色的活动。比如园区内广告位的招商,或者引进园区外企业的一些活动,由我们园区内的企业来做。”刘五珍说,“让园区内的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的计划。”返回列表
下一篇:“深圳模式”创意产业园在多城相继建立
产业地产、工业地产、产业地产资讯、工业地产资讯,尽在***************
深圳市伙伴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属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