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民企持证土地“被开工”土储中心:为推进重点工程
武汉新洲区阳逻港旁的一块60亩土地尚在民企,却已被市级重点工程占用“开工”。
武汉贯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贯隆公司”)负责人汪先生日前向澎湃新闻()反映,其公司目前仍合法持有前述该宗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但当地政府在土地尚未征收收回的情况下,就从2018年开始实施建设了新的项目。
2019年11月19日,武汉市新洲区土地储备中心阳逻开发区办事处一名陶姓工作人向澎湃新闻回应称,因推进武汉市重要项目“铁水联运”,部分规划占用了贯隆公司的地块,所以就抓紧动工了,当时已经和贯隆公司在洽谈,只是没有达成协议。此外,区政府已向贯隆公司致歉,正在协商补偿事宜。
贯隆公司地块上,有施工单位正在施工。 澎湃新闻记者 周琦 图
19日,武汉贯隆公司负责人汪先生告诉澎湃新闻,贯隆公司原本准备在新洲区阳逻港旁建一个集装箱修配中心。2015年4月,公司依法办理了阳逻港旁约60亩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然而政府一直未能交付这块地,公司无奈准备退出。2016年汪先生和合作伙伴及公司股东收购了贯隆公司,共计花费3872万余元,其中土地出让金1872万余元,股权转让款2000万元。
汪先生介绍,他们是阳逻人,对阳逻港的未来十分看好,准备投资兴建一个物流中心,但土地出让人一直未能交付土地。公司曾多次给新洲区阳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打报告,希望能够尽快交付土地,以便他们开工。
汪先生介绍,2017年,新洲区阳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有关人员致电公司负责人称需要收回这块地,政府要建重点工程。公司表示理解,但表示需协商一致。2018年7月,经管委会认可,贯隆公司请评估公司对该宗土地的使用权及投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评估报告显示,因政府征收所涉及的土地使用权及投资经营损失为5277万余元。
然而,就在双方正在协商时,2018年8月,有人将这块土地打围并开始施工。贯隆公司多次报警,并向阳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表示异议。汪先生说,公司不想走司法诉讼途经,打官司周期长,且蕞终对政府部门执行也难。随后双方协商,同意委托一家评估公司进行评估。
2019年10月28日,第二家评估公司出具的报告显示,委托人为武汉市新洲区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和贯隆公司,贯隆公司因政府征收所涉及的土地使用权及投资经济损失为5341万余元,其中土地使用权评估值为3919万余元,相关权益损失为1422万余元。
土储中心:施工是为了推进重点项目
19日,澎湃新闻在阳逻港附近贯隆公司地块看到,有工人正在平整土地,有部分建筑以及已建起,工地上没有施工公示牌。
当日早上,武汉市新洲区土地储备中心阳逻开发区办事处陶姓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武汉市新洲区土地储备中心和新洲区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该办事处是两个机构派驻阳逻阳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办事机构,他一直在负责处理此事。目前贯隆公司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仍然合法有效。
陶姓工作人员表示,因该宗地上拆迁有一定难度,所以土地一直未能交付给贯隆公司。此前曾通知贯隆公司要收回这块地,2018年,因推进武汉市重要项目“铁水联运”,部分规划占用了贯隆公司的地块,就抓紧动工了,当时已经和贯隆公司洽谈,只是没有达成协议。
陶姓工作人员介绍,因未收回贯隆公司的地块,所以无法走“招拍挂”程序,在上面施工没有办相关施工手续,肯定是不合法的,“我们当时准备下一个停工通知书,但是这个项目又是武汉市的重点项目,今年年底必须完工。”
“我们让贯隆公司起诉新洲区政府,但他们不愿意。”陶姓工作人员说,贯隆公司认为此过程耗时耗力,坚决不走法律程序。此前新洲区政府相关负责人把贯隆公司负责人请到阳逻开发区来,向他们作出了诚恳的道歉,承认此事未协商好提前施工不对。头部次评估是贯隆公司单方做的,随后双方经过协商,武汉市新洲区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和贯隆公司共同委托了一家评估公司进行评估,目前评估报告已经提交到土地局,先由土地局内部专家鉴定后,再提交给武汉市房地产评估专家委员会裁定,“目前双方都可以对评估报告提出意见,蕞终由专家委员会裁定”。
陶姓工作人员表示,新洲区征收办认为目前蕞大的问题是评估报告对地价的评估过高。走相关流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协商一致后政府将补偿贯隆公司,然后收回该地块进行“招拍挂”,“我们也想把此事早点处理好”。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