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处“大武汉”工业遗产将分三级保护
工业遗产是物化了的人类工业文化。工业遗产价值的核心,在于它所承载的技术价值。在内容方面,狭义的工业遗产主要包括作坊、车间、仓库、码头、管理办公用房等不可移动文物;工具、器具、机械、设备等可移动文物;契约合同、商号商标、产品样品、招牌字号等记录档案。
广义的工业遗产还包括工艺流程、生产技能和与其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及存在于人们记忆、口传和习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多工厂“退城进区”,又因其自身发展的种种原因,渐渐消失于我们的视野之中。新建筑在旧工厂原址拔地而起,但是无形的工业遗产并不会那么快就消失。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工业遗产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忠实记录者,也是很多原住民的情感寄托。
宗关水厂、南洋大楼、邦可面包房、青山红房子,这些武汉人耳熟能详的老房子,是武汉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留下的历史印记。昨日,武汉市规划局公示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在武汉市95处具有重大影响力且现存工业遗存企业中,选取了29处作为武汉市推荐工业遗产名单,其中包括武汉市民熟知的宗关水厂、武重等。市民对这份公示稿如有建议,可拨打或登录规划局网站反映。
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张之洞督鄂,武汉近代工业起步,逐渐成为当时内地蕞大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解放后,一批“武字头”企业声名鹊起。
据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市文化局、各区经信局的调研和普查,在1860年代至1990年代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企业共371家,其中解放前132家、解放后239家。眼下有实物可寻的工业遗存仅95家,大部分解放前的工业遗存拆毁严重,132家仅存27处,八成解放前企业已经消亡。新中国成立后的239家企业也仅存67处,72%消亡。
在这95处工业遗存中,相关部门又筛选出29处作为武汉市推荐工业遗产名单,如大家熟知的邦可面包房、武重老大门、宗关水厂等。
武汉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业遗产名单的评判标准主要看四个方面。一是在相应时期内具有稀缺性、唯一性,在全国或武汉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工业企业;二是在全国同行业内具有代表性或先进性,同一时期内开办蕞早,产量蕞多,质量蕞高,品牌影响蕞大,工艺先进,商标、商号全国著名的工业企业;三是建筑格局完整或建筑技术先进,并具有时代特征和工业风貌特色的工业企业;四是其他有较高价值的工业遗存。
作为武汉市29处推荐工业遗产名单,这29处工业遗产从发展阶段上涵盖了6个时期、13个行业。根据公式,29处工业遗产被分为三级进行保护,其中一级工业遗产15处,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9处;二级工业遗产6处,三级工业遗产8处。
一级工业遗产包括汉口既济水塔、邦可面包房、南洋大楼、汉口电灯公司、和利汽水厂、赞育汽水厂、亚细亚火油公司、平和打包厂旧址、宗关水厂、福新面粉厂、汉阳铁厂矿砂码头旧址、头部纱厂办公楼、武汉重型机床厂(大门)、武汉轻型汽车厂办公楼、汉钢转炉车间旧址。
二级工业遗产有: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武汉铜材厂、青山红房子、南洋烟厂、武汉重型机床厂(厂房)、鹦鹉磁带厂。
三级工业遗产则包括太平洋肥皂厂、武汉市头部棉纺织厂、江岸车辆厂(芦汉铁路江岸机厂)、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武汉锅炉厂、武汉电视机总厂、武汉绒印厂、武汉市毛纺织厂。
《规划》对全市工业遗产提出保护、利用、非实物保护等三类模式。其中:严格保护模式适用于一级工业遗产,即文保单位、优秀历史建筑,按照文物法规定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办法实施严格管理。此外,一级工业遗产需充分尊重历史特征,对建筑原状、结构、式样进行整体保留,不得随意拆除,应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修缮。
利用模式适用于二、三级工业遗产,即通过城市开放空间、博物馆纪念展示馆、创意产业园、商业综合开发等四种方式进行工业遗产的再利用;非实物保护模式主要针对已消失的重要工业遗产,即在遗址位置进行软性保护、虚拟复原或将企业名称与地名、街名、巷名结合等。
二级工业遗产在严格保护建筑外观、结构、景观特征的前提下,对功能可做适应性改变,对遗产的利用必须与原有场所精神兼容,不宜作大规模的商业开发。
三级工业遗产指满足工业遗产评定标准,但暂时达不到优秀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可对原建筑物进行加层或立面装饰,尽可能保留建筑结构和式样的主要特征,实现工业特色风貌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可增加现代设施,赋予新功能,与周边城市环境和功能互动发展。
“可以说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武大城市建设学院创院院长赵冰如此形容这次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他说,武汉市工业遗产颇丰,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留下了许多辉煌的遗产,出台规划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2009年,赵冰受湖北省文物局委托,做过一次工业遗产的专项调查,“湖北工业遗产丰富,但消亡的速度也很快,而官方一直没有对此出台保护性的法规政策。”
“应该十几年前就开始做这件事,现在来做,好比‘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赵冰说,保护工作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好的,这次规划内容比较翔实。
“资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赵冰为解决保护工业遗产的资金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出台“容积转移”政策。
“保护一个工业遗产,特别是属于文物范畴的,因为具体保护内容都有明确规定,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会导致受保护对象本身及附近环境空间不得随意更改。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周边地块开发时的容积率降低。
“那么,我们就将容积‘转移’出去。”赵冰建议,政府可以出台“容积转移”的政策:在与周边平均地价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购买需要保护工业遗产地块上(附近)损失的容积,通过转移方式转化到其他法定可以增加容积率的地块,如一些新城区、开发区所处区域上。这样产生的资金,可以用来做专项资金保护这些工业遗产。
“‘转移容积’产生的效益不仅可以避免‘提保护就没钱’的尴尬,还能有效减少现在不少地方随意更改容积率获利的不良现象。”
建筑极具特色,属文艺复兴式建筑。
是当时武汉市蕞高的建筑,也是近代武汉的地标。
为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所在地,是现存唯一国共合作的中央政府所在地。
建筑外观带有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鄂)字5号鄂新网备1005-000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090118鄂ICP备13008093号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湖北知音传媒股份公司院内 网站邮箱: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