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4000余种零件1个园区造黄陂轨交基地将实现“整车制造整车组装”

admin6个月前 (09-27)武汉产业信息22

  原标题:4000余种零件1个园区造,黄陂轨交基地将实现“整车制造整车组装”

  黄陂区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黄陂将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带动全区制造业集群发展。以整车制造中车长客武汉基地为龙头,精工控股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为支撑,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临空现代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前川新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园等三大千亿园区建设。

  据介绍,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规划33.57平方公里,打造地铁小镇服务核心与车辆制造及智能维保、站场装备制造、工程装备制造、技术研发服务、展示观光体验等五个组团,覆盖轨道交通车辆研发、制造、组装、维保、配套服务等轨道交通产业链全环节。

  “4000余种零件将全部实现‘园内研、园内造、园内装、园内修’,未来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可实现整车组装不出园区。”近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探访这里将如何实现“一列整车直接‘开’出园区”。

  武汉中车长客是武汉蕞大的地铁整车生产企业,占本地市场七成份额,也是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的头部企业。

  走进武汉中车长客的车间,4列地铁列车整齐地排列在工位上,列车车厢的门窗、座椅、控制系统正在组装中。

  技术管理部副部长隋娟娟介绍,目前流水线上正在进行装配的是武汉地铁11号线的车厢。“一列头车车厢由门窗、空调、转向架等13大类关键系统、4000余种零部件组装而成,这些零部件都来自五湖四海”,隋娟娟指着身边的一列头车车厢说,“车门由南京运来,空调系统由山东运来……它们运来后在武汉车间完成组装调试后再出厂。不过,以后这些零部件就不用再远道而来了。”

  记者看到,在武汉中车长客厂区外,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隋娟娟介绍的上述零部件企业或已签约,或正在签约“路上”,不久都将成为武汉中车长客的“邻居”。

  去年8月,黄陂区政府与武汉地铁集团共同成立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园区共建、联合招商、研发平台支撑、政策支持、孵化服务等。

  “围绕补齐补强轨交产业全链条,基地公司梳理出签约及落地企业、在洽企业、重点跟踪企业三类,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服务和招商。”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光辉介绍,目前,山东朗进、南京康尼、今创控股集团等43家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都已签约,明年将陆续进驻。“届时这4000余种车辆零部件都能在园区内直接制造、组装,实现整车制造、整车出园。”

  隋娟娟对这个未来很期待。她说,“如果能将相关零部件供应商全部集聚在基地,组装期间蕞少能节省10天左右的运输时间,沟通成本也将大大降低,关键还能规避不少风险,以前我们就遇到过因暴雪封路导致工期延期的情况。以后厂房和厂房‘门对门’,运输效率提高不说,配件的质保维修也会更方便。”

  “仅‘十三五’期间,武汉就建成11个轨道交通项目,平均每年开通两条以上新线,按照这样的速度,无论是新车制造还是维修检修,武汉市场都潜力巨大。”武汉今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总经理张俊表示。

  今年3月该公司落子基地。日前,记者在其项目现场看到,综合楼已封顶,厂房主体架构也已基本完成,预计明年7月完成一期工程,并着手投产。

  武汉朗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超则表示,朗进入驻武汉,不仅看中武汉市场,更看中武汉“1+8”城市圈规划的带动作用。“驻点武汉,借助1+8城市圈的辐射功能,我们能把企业技术和优势发挥出来,为周边城市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

  在武汉中车长客厂区,其三期厂房正在加紧建设。“轨交装备检修、维保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三期厂房主要用来对车辆转向架、车体进行检修。以往新车多,检修量较小,检修工作在库房即可完成,如今武汉市较早投入使用的几批车辆陆续进入检修期,检修需求成批量增长。”武汉中车长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袁相轶介绍。

  今年5月,武汉地铁集团牵头成立武汉市轨道交通产业创新联盟,产业创新联盟将进一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促进联盟单位发展。7月,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研究院成立,旨在促进产业联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促进成果尽快转化应用。

  “这些‘超强大脑’的进入更为基地引入了强劲的科技创新动力。”黄陂区党代表、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郑波说。

  “武汉今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产后产值预计可达30亿元。轨道交通装备智造园已签约租赁厂房企业16家,明年4月前还将引进16家左右,产值合计可过百亿。一家总部企业正在落户签约阶段,投产后产值至少30亿元。中车三期投产后产值也会大大增加……”说到基地发展,郑波掰着指头数数,对未来信心满满。(记者李婷 见习记者秦璟 通讯员邱舒 编辑:邓腊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成为武汉市工业技改示范项目

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成为武汉市工业技改示范项目

  2月24日,由武汉市经信局牵头组织,TCL空调及格创东智承办的“武汉市工业技改示范现场推广会“周五之约”·智能化专场,走进TCL 空调黑灯工厂”活动,在TCL 空调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举办。   武汉市经信局、市工业信息化中心、区科经局等一行领导及华工科技、联想智能、武汉宝信、武汉发那科、武汉数字产业园、格创东智等6家市级工业智能化改造咨询诊断平台及超60家相关重点...

“硬联通”翻开新篇 “软联通”再上台阶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步履铿锵

“硬联通”翻开新篇 “软联通”再上台阶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步履铿锵

  2021年1月2日,武汉地铁11号线(鄂州)葛店南站开通,每日近一万人次乘地铁往返武鄂,标志着省城武汉与地市州的“硬联通”翻开新篇;6月17日,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同步开设“武汉城市圈通办综合窗口”,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异地可办,九城“软联通”再上台阶。   近年来,湖北持续优化“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既看武...

【关注】武汉拟出台新规事关新建住房

【关注】武汉拟出台新规事关新建住房

  中心城区新建商品住房,按照不低于住宅面积6%的比例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城区、开发区可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商品住房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项目及比例要求。   在武汉市正常缴纳社会保险且无自有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以及符合武汉市人才租赁房承租条件的对象均可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   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建筑面积为30-5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为主,单套房...

不到一年时间园区停电40余次武汉电视问政曝光优化营商环境不力问题

不到一年时间园区停电40余次武汉电视问政曝光优化营商环境不力问题

  两部门意见存分歧,导致企业多跑路;不到一年时间,产业园区停电40余次。8月20日晚,由武汉市治庸问责办主办武汉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全媒体监督类栏目《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第五十七场,曝光了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五减五通”不力的问题。   2020年,杨先生所在企业承接了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对东湖高新区内9个排口进行污水截流。2021年7月15日,根据工程需要,企...

专家把脉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武昌文旅体融合发展引全国关注

专家把脉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武昌文旅体融合发展引全国关注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吴汉 通讯员 甘甜 实习生 贾仕珊 陈果   8月7日,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武昌)高峰论坛在昙华林翟雅阁举行,来自文化产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文化产业园区景气指数、文化产业与人工智能、文化产业园区示范性建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功能融合、武昌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示范等方面,对新时代文化产业园区创新...

中新网湖北湖北新闻网

中新网湖北湖北新闻网

  (胡聪 黄淼)TCL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一期)主体结构28日上午全面封顶。该项目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集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慧园区、科技研发、数字应用于一体,总体用地585亩,空调年产能达750万套,分三期建设。   据承建单位中建五局项目经理尹成华介绍,项目主体结构全部封顶,比合同工期提前1个月。当前,该局建设者们正全力冲刺后续施工,力争在11月1日前完成厂...

产业发展总监(中南集团-中南高科)

产业发展总监(中南集团-中南高科)

  投递须知:该职位由企业通过授权猎聘发布在百度百聘,百度无法保证该职位真实性和有效性,建议您谨慎投递。   防骗指南:又到一年求职旺季,网络求职需要谨慎,下面是小编精心挑选的防骗精华,找工作一定要看哦!查看更多   工作职责: 1、负责企业客户开发维护,为客户提供产业发展方案; 2、负责建立大客户档案和大客户信息数据库,做好客户跟踪维护工作; 3、...

从“单打独斗”走向“聚指成拳”!武汉市产业园区协会成立

从“单打独斗”走向“聚指成拳”!武汉市产业园区协会成立

  武汉市的产业园区将从“单打独斗”走向“聚指成拳”。5月25日,武汉市产业园区协会成立,在园企业有望迎来更加有力的发展支撑。   产业园区是产业高密度集聚的区域,在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提升、培育高质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武汉市产业园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发展规模总体偏小、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园区间交流合作程度不高、专业服务人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