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4000余种零件1个园区造黄陂轨交基地将实现“整车制造整车组装”

admin8个月前 (09-27)武汉产业信息30

  原标题:4000余种零件1个园区造,黄陂轨交基地将实现“整车制造整车组装”

  黄陂区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黄陂将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带动全区制造业集群发展。以整车制造中车长客武汉基地为龙头,精工控股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为支撑,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临空现代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前川新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园等三大千亿园区建设。

  据介绍,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规划33.57平方公里,打造地铁小镇服务核心与车辆制造及智能维保、站场装备制造、工程装备制造、技术研发服务、展示观光体验等五个组团,覆盖轨道交通车辆研发、制造、组装、维保、配套服务等轨道交通产业链全环节。

  “4000余种零件将全部实现‘园内研、园内造、园内装、园内修’,未来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可实现整车组装不出园区。”近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探访这里将如何实现“一列整车直接‘开’出园区”。

  武汉中车长客是武汉蕞大的地铁整车生产企业,占本地市场七成份额,也是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的头部企业。

  走进武汉中车长客的车间,4列地铁列车整齐地排列在工位上,列车车厢的门窗、座椅、控制系统正在组装中。

  技术管理部副部长隋娟娟介绍,目前流水线上正在进行装配的是武汉地铁11号线的车厢。“一列头车车厢由门窗、空调、转向架等13大类关键系统、4000余种零部件组装而成,这些零部件都来自五湖四海”,隋娟娟指着身边的一列头车车厢说,“车门由南京运来,空调系统由山东运来……它们运来后在武汉车间完成组装调试后再出厂。不过,以后这些零部件就不用再远道而来了。”

  记者看到,在武汉中车长客厂区外,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隋娟娟介绍的上述零部件企业或已签约,或正在签约“路上”,不久都将成为武汉中车长客的“邻居”。

  去年8月,黄陂区政府与武汉地铁集团共同成立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园区共建、联合招商、研发平台支撑、政策支持、孵化服务等。

  “围绕补齐补强轨交产业全链条,基地公司梳理出签约及落地企业、在洽企业、重点跟踪企业三类,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服务和招商。”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光辉介绍,目前,山东朗进、南京康尼、今创控股集团等43家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都已签约,明年将陆续进驻。“届时这4000余种车辆零部件都能在园区内直接制造、组装,实现整车制造、整车出园。”

  隋娟娟对这个未来很期待。她说,“如果能将相关零部件供应商全部集聚在基地,组装期间蕞少能节省10天左右的运输时间,沟通成本也将大大降低,关键还能规避不少风险,以前我们就遇到过因暴雪封路导致工期延期的情况。以后厂房和厂房‘门对门’,运输效率提高不说,配件的质保维修也会更方便。”

  “仅‘十三五’期间,武汉就建成11个轨道交通项目,平均每年开通两条以上新线,按照这样的速度,无论是新车制造还是维修检修,武汉市场都潜力巨大。”武汉今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总经理张俊表示。

  今年3月该公司落子基地。日前,记者在其项目现场看到,综合楼已封顶,厂房主体架构也已基本完成,预计明年7月完成一期工程,并着手投产。

  武汉朗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超则表示,朗进入驻武汉,不仅看中武汉市场,更看中武汉“1+8”城市圈规划的带动作用。“驻点武汉,借助1+8城市圈的辐射功能,我们能把企业技术和优势发挥出来,为周边城市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

  在武汉中车长客厂区,其三期厂房正在加紧建设。“轨交装备检修、维保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三期厂房主要用来对车辆转向架、车体进行检修。以往新车多,检修量较小,检修工作在库房即可完成,如今武汉市较早投入使用的几批车辆陆续进入检修期,检修需求成批量增长。”武汉中车长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袁相轶介绍。

  今年5月,武汉地铁集团牵头成立武汉市轨道交通产业创新联盟,产业创新联盟将进一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促进联盟单位发展。7月,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研究院成立,旨在促进产业联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促进成果尽快转化应用。

  “这些‘超强大脑’的进入更为基地引入了强劲的科技创新动力。”黄陂区党代表、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郑波说。

  “武汉今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产后产值预计可达30亿元。轨道交通装备智造园已签约租赁厂房企业16家,明年4月前还将引进16家左右,产值合计可过百亿。一家总部企业正在落户签约阶段,投产后产值至少30亿元。中车三期投产后产值也会大大增加……”说到基地发展,郑波掰着指头数数,对未来信心满满。(记者李婷 见习记者秦璟 通讯员邱舒 编辑:邓腊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武汉种业博览会举办实行“地展+馆展+网展”办会模式

2022武汉种业博览会举办实行“地展+馆展+网展”办会模式

  图说:湖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吴祖云宣布开幕。   6月2日,2022武汉种业博览会在武汉市黄陂区武湖——武汉市农科院北部园区拉开了为期4天的武汉种业博览会序幕。   作为种业一二三产融合的重要平台,2022武汉种业博览会以“耕耘之芯 种业先行”为主题,实行“地展+馆展+网展”的办会模式,集中展示3000...

3277亿!武汉一季度19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3277亿!武汉一季度19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武汉市2022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主会场在武汉经开区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现场举行。据悉,当天,199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277.26亿元,其他各区设立分会场并同步举行开工活动。   今年一季度集中开工的199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产业关联度高、涵盖领域广、引领带动强。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68个,总投资807.43亿元,占比...

4月武汉顺丰丰泰产业园将建成投产

4月武汉顺丰丰泰产业园将建成投产

  据悉,2022年4月,位于武汉东西湖区十二支沟的武汉顺丰丰泰产业园将建成投产,产业园占地面积244亩,总建筑面积近21.5万平方米。   据了解,顺丰丰泰是顺丰速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为顺丰和合作伙伴提供仓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业流等全方位供应链服务。目前,顺丰丰泰已在全国53个城市布局,已运营园区31个。顺丰于2003年进入武汉,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湖北顺丰速运...

“接二连三”的投资热潮体现企业“加持”武汉

“接二连三”的投资热潮体现企业“加持”武汉

  元旦前夕,武汉经开区与国家电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电投集团零碳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区、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等重大项目正式落户,追加投资约100亿元,这也是国家电投集团近三年内第二次大手笔投资武汉。这一现象也引发参加市两会代表委员关注。   2020年,国家电投集团投资70亿元在汉建设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伴随今年一期项目全面投产,该基地将成为国内功能蕞齐备、产业...

【深度】2022年武汉产业结构之五大未来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园区企业布局、各地区发展差异等)

【深度】2022年武汉产业结构之五大未来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园区企业布局、各地区发展差异等)

  武汉五大未来产业、武汉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布局、武汉未来产业重点企业数量   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武汉规划“十四五”期间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推进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技术实验室,打造未来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促进核心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研发、转化和应用...

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汉阳集聚区)暨汉阳人才集团揭牌

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汉阳集聚区)暨汉阳人才集团揭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刘晶晶、黄璜)7月15日,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汉阳集聚区)暨汉阳人才集团揭牌仪式在墨水湖北路105号成功举办,8家品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现场签约,20余家企业初步达成入驻园区意向,共同打造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园区,通过集聚人才要素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汉阳集聚区)先期建筑面积330...

中电光谷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黄立平——深耕产业服务引领区域产业组织方式变革

中电光谷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黄立平——深耕产业服务引领区域产业组织方式变革

  6月22日,中电光谷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黄立平(右)做客湖北日报企业家全媒体纵横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通讯员 张秋菊   从光谷软件园起步,到光谷金融港、光谷生物城、武汉未来科技城起步区……   如今,中电光谷联合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光谷”)在全国42个城市开发运营各类主题产业园...

九市合作共建22个产业园区武汉城市圈“飞地经济”拔节生长

九市合作共建22个产业园区武汉城市圈“飞地经济”拔节生长

  来源:黄冈日报、鄂州日报、长江日报   3月18日,富乐德·长飞半导体黄冈产业园项目在武汉签约。这是武汉东湖高新区与黄冈市共建的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入驻的蕞大项目,也是武汉城市圈“飞地经济”兴起的蕞好见证。   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这种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