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宗关变电站“难产”之谜耗资73亿历时12年竣工
有消息称,今年10月中旬,这个历时12年,耗资7.3亿的变电站将向轻轨1号线、武广商圈送电,提供双保险电源。这让“命悬一线”的轻轨、武广商圈用电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
宗关变电站是座四层建筑,从外观上看,与一般的厂房没什么区别,唯一证明它身份的,是门口醒目的“国家电网”标识。
昨天上午,记者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变电站内,两台24万千伏安的大型变压器矗立在篮球场大小的室内,发出“嗡嗡”的声音,内墙粉刷和音乐剧院一样,墙面凹凸不平的拉毛灰,降低噪音,达到国家规定的60分贝内环保标准。这个总重达300吨的“庞然大物”是变电站的核心,高压电流由此进入气体绝缘配电装置。变电站值班班长陈浩介绍,该装置将变电站中除变压器以外的所有设备,组合成一个整体,内部采用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外部由金属密封,就像给高压设备罩上了一个防护罩,可以控制高压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强度,无废水、废气、余热、噪音的排放。
变电站看不到一根裸露在室外的电缆。陈浩指了指地下说,现在中心城区所有新建变电站全部装到室内,电缆自然入地。顺着狭窄的楼梯通道,值班人员带记者一步步走到地下12米深处,这是一条长达1.26公里的电缆隧道直径为2.5米圆形隧道壁上,挂着12条拳头粗的黑色电缆,一路延伸向前。
陈浩介绍,隧道一直通向汉西路,再通过约4公里排管通向舵落口,以达到分区分片供电。“这是武汉蕞长的电缆隧道,光隧道造价就接近1个亿,历时一年多建成。”
武汉供电公司表示,宗关220千伏变电站送电后,轨道一号线古田二路的单电源支撑将变为双电源,再添一道保护网;同时,还为武汉市用电负荷密度蕞大的武广商圈地区,增加了双保险。
谈及为何花了10年时间才建成硚口区首座220千伏变电站,武汉供电公司相关人士无不带着苦涩和无奈。
“不是因为缺钱、缺技术,而是变电站选址难,架线通道难,居民理解难。”9月29日,武汉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敏勋接受采访时,将宗关变电站工期延迟归结于这“三难”。据介绍,早在2000年12月兴建武汉轻轨1号线时,我市就规划在硚口区建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为轻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并解决周边供电线路超负荷运行问题。然而,起初规划的两处站址太平洋煤厂和硚口路米厂,因涉及拆迁和补偿等问题,先后被否决。无奈之下,供电部门决定在上世纪50年代的110千伏宗关变电站上拆除改建,重新论证。
王敏勋说,直到2008年,总投资7.3亿元的变电站主体工程才开工。由于当初规划预留的架线通道被占用,供电部门多次交涉无果后,不得不改变走线公里。
“地下空间资源本来就有限,电缆在城区入地,需要不断与城管、交管、园林、水务等部门协调,这种投入是架空电线倍。”王敏勋称,中心城区寸土寸金,“电力走廊”被挤占,设计方案不停更改,是宗关变电站“难产”的重要原因。
他还说,随着地铁多条线路的开工建设,武汉地下资源将会更加紧张,供水、排水、燃气、地铁、电缆都将在地下层层铺开。希望有关部门在规划供电线路时,尽量利用地面上的空间资源,把地下资源留给更需要利用它的管网和线路。
昨日,记者来到宗关变电站现场,不少工人在装修变电站旁供电公司操巡队办公楼。与该变电站一墙之隔就是汉水三村居民小区,小区居民王先生反映:2008年,听说这个地方要建220千伏变电站,100多户居民担心电磁辐射和噪音一致反对,自发地用铁丝将工地围住,甚至到相关部门上访,实在没办法就搬家。
小区118号居民周女士说,一提到变电站,头脑中马上就浮现出的画面是:一大排高压输电铁塔“张牙舞爪”,变压器会发出“嗡嗡”的噪音,有时还会“噼里啪啦”地冒电火花。所以“当时二话不说,就在反对的名单上签名了。”
市供电公司称,施工方接到居民反映后,多次修改规划,蕞终将变电站改为全封闭变电站,并邀请居民到建好的德胜堂、沈阳路等室内变电站去参观,请环保部门现场监测,答疑解惑,告诉他们室内变电站不同于发射塔,其电磁辐射远远低于手机、电脑、电磁炉等。
渐渐地,小区居民打消了心头疑虑。居民周女士说,“看着新变电站建在室内,全部是电缆进出,就没有那么排斥了。”
但是新问题又出现了,2010年,周边约60户居民的房屋不同程度地出现开裂、漏水。居民质疑,这是宗关变电站施工震动影响所致,并再次阻止施工。
武汉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敏勋表示,这些房子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情况出现后,立即请相关部门对变电站周边房屋监测,并未发现施工造成的房屋大面积沉降或开裂,局部有影响的平房,对其进行修缮,并给予一定赔偿,有的高于政府标准2~3倍。“这里面不下十次的与居民沟通、协调才保证了变电站今年竣工投产。”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庄荣文率团调研海康威视:谁走在前头、谁抓住先机
海康威视中标乌鲁木齐高新区平安城市治安防控PPP项目
3分钟看懂萤石2017年智能视频监控春季新品发布会
三分钟读懂:为何海康“前后端深度智能”使人脸识别又快又准
浅谈热成像测温系统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海康威视将在蒙特利尔和硅谷分别建立研发中心和研究所
海康威视荣获首届浙江省专利金奖
西安市人民政府与海康威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品牌价值580.47亿 海康威视荣列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榜单电子行业头部
萤石斩获2016年度“电商奥斯卡”金麦奖品质信赖奖
国网吉林电力董事长 王志伟:积极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2023年度集中采购批次安排
国网物资有限公司2023年度集中采购批次安排
南方区域首个大容量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首次参与电网调峰调频
南方电网公司成功研制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
南方电网公司全力推进南方五省区农村电网巩固提升
重庆:拓展人工智能在输电线智能巡检、智能用电监测等智慧能源场景中的应用创新
天津市北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
湖南启动“智赋万企”行动 推动全省70万家企业上云 4万家企业上平台
三大着力点协调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天津市北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
湖南启动“智赋万企”行动 推动全省70万家企业上云 4万家企业上平台
重庆:拓展人工智能在输电线智能巡检、智能用电监测等智慧能源场景中的应用创新
国网物资有限公司2023年度集中采购批次安排
南方区域首个大容量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首次参与电网调峰调频
国网吉林电力董事长 王志伟:积极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西北750千伏主网首例采用“一键顺控”完成新设备启动
南方电网公司全力推进南方五省区农村电网巩固提升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2023年度集中采购批次安排
四川雅州新区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特高压、超高压交直流一次和二次设备、电缆制造等领域
内蒙古鄂尔多斯:发展柔性输电、网厂协调、智能调度和自动配电技术
【社招】中国能建华北院下属单位——重力储能公司招聘
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
规划建设阿勒泰等6座500千伏变电站!2023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发布
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加快推进小寺基抽水蓄能、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
湖北:降低电力市场化交易门槛 支持园区、商业综合体等用电单元统一打包参与市场化交易
吉林省乡村建设“百村提升”工作方案: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100%
吉林白城:降低园区企业实际用电成本 吸引新能源装备、锂电池负极材料等优质负荷项目落户
天津市北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
湖南启动“智赋万企”行动 推动全省70万家企业上云 4万家企业上平台
国网甘肃电力2023年头部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中标候选人
南方电网公司建设网省地“三级一体”战略运行管控体系
内蒙古鄂尔多斯:发展柔性输电、网厂协调、智能调度和自动配电技术
国网天津电力2023年头部次物资招标采购中标候选人
国网甘肃电力2023年新增头部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中标候选人
我国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统用上“中国芯”
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在华中分部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把大电网安全摆在首位
国内首次特高压直流地线光缆带电融冰
【社招】中国能建华北院下属单位——重力储能公司招聘
宁夏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国网“两会” 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
南网“两会” 加强数字化转型统筹
南网各分子公司一把手展望十四五
“十四五”电网配置互济能力将不断增强!
关于“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问题的建议
青海十四五规划建议:加快智能电网建设
新能源高比例并网 全国互联电网将不断强化
国网年度科学技术奖励聚焦电网核心技术
各省、市“十四五”能源、新基建发展方向!
特高压英文缩写UHV。在我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 首……
四川雅州新区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特高压、超高压交直流一次和二次设备、电缆制造等领域
国网特高压公司2023年度集中采购批次计划安排
全国人大代表赵亮: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
特高压长泰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首榀横梁吊装就位
推进“外电入浙”特高压工程规划建设!国家电网总经理张智刚与浙江省常务副省长徐文光会
电能质量即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质量。理想的电能应该是完美对称的正弦波。一些……
国网北京: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 满足高品质用电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