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拆迁异地还建6年后新厂用地受阻仍未投产企业守信政府失信无奈遭遇令人痛心
6年前配合江夏区修路,企业负责人同意关厂异地重建,6年后因用地不合规,厂房被强拆仍未投产;国家为企业减负,白纸黑字规定转供电价格,蔡甸区正东和泰科技工业园却坚持高价售电,企业被迫一年多花十余万元;企业按规定走流程办理注销业务,汉阳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却暗示办事人刻伪章更便捷。
12月25日,武汉电视问政现场播放的系列短片,直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弱点和短板,点评嘉宾痛陈政府失信让人痛心糟心。
2010年8月,武汉市民梅先生在江夏区郑店街投资兴业。2013年4月,因金龙大道拓宽,梅先生配合江夏区政府拆除企业异地重建。
当年,梅先生在郑店街段岭庙村建厂,开工不久却被告知,企业用地为基本农田,涉嫌违法用地和违规建设。
尽管区相关部门多次协调,梅先生蕞终迎来的却是《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强拆。
2015年3月至今,厂房被强制拆除已4年有余,企业诉求一直未得到回应,甚至被街道办事处负责人斥为“村里乱七八糟的事”。
企业投产虽遥遥无期,却因为占用村里土地,每年还要缴纳10余万元土地租金,梅先生欲哭无泪。
江夏区委书记王清华说,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以“企业不是自己招来的”为由推卸责任,是典型的新官不理旧账。承诺将尽快协调解决梅先生的糟心事,同时向他发出邀请,希望其找到合适地块继续留在江夏发展。
点评嘉宾郭静说,守信的是企业,失信的却是政府,对比太强烈,让人很痛心。
点评嘉宾王健说,只有敢于刀刃向内找问题,一个一个地改,举一反三地改,把问题解决好,武汉的营商环境才能不断提升。
蔡甸区正东和泰科技工业园有大小企业40多家。2018年5月,园区业主委员会授权武汉东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物业服务,按每度电1.19元收取电费。
然而有业主发现,国家为减轻企业负担,明确规定了转供电价格,园区收取的电价明显偏高。
园区一位企业负责人说,他们每月用电3万多度,一年要多交10余万元。
业主集体投诉后,物业方并未积极整改,而是将电费收据一分为二。其中一张为电费收据,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收取,另一张则为综合管理费收据。二者相加,电价仍为每度1.19元。
面对问政现场媒体记者的提问,蔡甸区相关负责人坦言政策宣传没到位,向企业道歉,却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如果企业用脚投票,他们是否愿意留在蔡甸区?”
点评嘉宾郭静直言,整改没有真改,说明应付惯了。她说,站在地方领导的角度,要抓整改抓落实,关键要解决“我怎么知道下面是不是在应付”和“我怎么能让下面不应付”的问题。“下面抱着过关的心态抓整改,就会耍滑头钻空子走过场,上面没有监督落实的日常机制,整改就会脱节烂尾。”
今年6月,武汉市民金先生到汉阳区行政审批局办理公司注销手续。因公司名称中有“投融资”字样,他按规定找到区金融办出具评估报告。
报告仅同意去掉“投融资”字样,建议为公司更名后走普通企业注销流程。
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告知金先生,办理注销需加盖新公司的公章,并建议他到街边随便雕个“萝卜章子”。
对此,金先生非常不解。“那个假章子有什么意义,是糊弄我还是糊弄你们自己?”金先生说,办理企业注销业务竟然遇到官方指导造假,这流程减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汉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徐丽坦言,这样的问题要通过电视问政才能反馈到区领导处,说明信息渠道不畅通。她承诺,将敦促相关职能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梳理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点评嘉宾王健说,简化流程首先要统一认识,要把事想明白,这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对企业来说,事办成了才有获得感,这是衡量营商环境优质与否的标准。”
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亚波说,一个个个案,都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出现问题,说明政府对企业缺乏尊重,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岗位职责缺乏敬畏,没有真正把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下一步,将针对电视问政曝光的一系列问题立行立改,同时做到举一反三。
斩获大运会射箭中国首金 硕士神箭手圆梦成都
您评议,我提升!湖北公路社会评议曝光台上线
网友反映餐馆违建 洪湖城管:立案并拆除
垃圾清运车噪音扰民 城管执法:立即调整时间
第五届湖北网上群众工作系列评选启动
枣阳时代天街7月下旬启动供电施工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