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百科名片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 1991 年,1993 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管理范围 192.7 平方公里,其中 102 平方公里为新开发区域。开发区建成区已达 40 平方 公里。2000 年 4 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在开发区内设立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规 划面积 2.7 平方公里,首期已开发 0.7 平方公里。开发区实行“小政府、大社 会”的管理体制,工委、管委会代表市委、市政府统一管理开发区各项社会经 济事务。 简介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 1991 年 5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月,1993 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 年 4 月,经 国务院批准,在区内设立了中国中部地区唯一的出口加工区。 开发区位于武汉市区西南,东经 114 度 9 分,北纬 30 度 29 分,濒临 长江,地处市区中环线和外环线 平方公里,远期控制规划面积 90.7 平方公里,发展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 显。 编辑本段 社会人文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江汉大学、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武汉外国语 学校 开发区区位示意图 、开发区头部高级中学、开发区头部初级中学、三角湖小学、育才实验幼 儿园等 20 余所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链。座落在武汉经济技术 开发区的武汉体育中心是由“一场两馆”构成的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其中 体育场可容纳 6 万名观众,全国排名第三。“两馆”-体育馆、游泳馆分别 可容纳 1.4 万名和 3 千名观众。武汉开发区依托武汉体育中心及区内影剧 院、音乐广场、歌舞厅、社区活动室等文化娱乐场所形成了融体育竞赛、 健身娱乐、文艺演出、旅游休闲、商业、商务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文园 区。 编辑本段 自然环境 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汽车公司总部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属副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 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6.80℃,年平均降水量 1093.3 毫米。年 晴天日数 208.9 日。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开 发区位于长江Ⅲ级阶地上,海拔高度在 39—43 米之间,高于防汛警戒线, 地质主要由亚粘土、粘土组成,土层致密坚实。厚度达 18~30 米。地耐力 30t/平方米(300kpa)以上,具备工业用地各项要求。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武汉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在国内外大城市中不多见。一是充 足的水资源。全市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且 接纳南北支流入汇,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两侧,形成湖沼水网。全市共有水域面积 2205.06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 面积的 25.79%,居全国大城市之首。二是取之不尽的物产及生物资源。全 市素有渔米之乡美誉,粮食作物,共 240 多个品种;经济作物,共 50 种; 鱼类资源,共 11 目 11 科 88 种,水生动物,共有 8 目 14 科 45 种。三是丰 富的矿产资源,我市现已发现 38 种矿藏,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 24 种 (不含地下水),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种的 30.38%。累计探明储量 96125.65 万吨,保有矿产储量 79829.75 万吨。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建 筑材料用石英砂岩、砖瓦用粘土、制灰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和冶金用白云 岩等,其中膨润土、冶金白云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储量居全省首位,石膏 的储量规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数 384 处,其中大 型矿产地有 4 处、中型矿产地有 10 处、小型矿产地有 43 处、矿点 327 处。 编辑本段 地理区位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区西南,东经 114 度 9 分,北纬 30 度 29 分,濒临长江,地处市区中环线和外环线之间。距离市中心及汉口市、 武昌市火车站约 30 分钟路程,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约 40 分钟路程。发 展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 编辑本段 投资环境 公共设施 供水:自来水厂,日供水 40 万吨。 供电:拥有 1 座 220 千伏 36 万千伏安的枢纽变电站和 5 座 110 千伏变 电站。头部期规模为 18 万千瓦的调峰电厂已并网发电。 供气:区内建有日产 14 万立方米的煤气厂。“川气东送”天然气已送 达开发区,年供气能力 3 亿立方米。 供热:一期规模为 150 吨/小时的供热中心可提供生产和生活用蒸汽 和热水。 排污:雨水和污水实行分流排放,雨水就近入湖:污水经专用管道排 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注:上述配套条件中,开发区负责将道路、供电及通讯电缆沟修至用 地红线边缘;供水、供电、通讯由用户分别向开发区长江供水公司、汉阳 供电分局、开发区电信支局报装并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承担相应费用,供水由邻接道路的自来水管网接入,供电由就近的开闭所 或变电站(对 110 千伏用户)接入,通讯由就近的电信线井接入;部分地块 可以提供供气、供热、铁路配套,由用户分别向开发区乾能燃气热力公司、 开发区铁路站申请并承担相应费用。人居环境 居住:风格各异的三角湖度假村、东方花园、金色港湾、泰合百花园、 奥林花园、东风阳光城,水木清华等小区,为外商和各类人才提供了沁心 怡人、幽雅恬静的居所。 商业:以湘隆广场为主体的区域商业中心,配以家乐福、中百仓储、 汉商购物,好美佳等大型商业设施提供全方位生活消费配套。 餐饮:时代湘隆、法国风情一条街、东风阳光城美食街、佳和美食广 场等,在品位中国美食韵味同时,亦感受异国风情文化。 休闲:东方高尔夫、美格菲健身中心、海滨城以及武汉体育中心提供 了现代化高档娱乐、休闲,健身场所。 体育:6 万人的体育场、1.2 万人的室内体育馆、8 千人的游泳馆和东 方高尔夫球场。 教育:区内有大学 2 所,全日制中小学 24 所,幼儿园 7 所,国际学校 2 所。武汉外国语学校可招收英、法、日、德、俄等语种的 6—18 岁中外学 生。综合性江汉大学 在校学生达 1.5 万人。 医疗:拥有神龙医院等 5 所医院、1 所卫生防疫站以及急救中心为园区 员工、居民提供卫生防疫、体检、医疗和救护。 金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 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武汉商业 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及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保险等均在开发区建 立了分支机构,提供完备的公司及个人金融产品。 交通通讯 道路:以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为骨干,区内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 铁路:建有连接京广和京九铁路线的开发区专用铁路线及货站。 码头:拥有一座年吞吐量为 13.9 万辆汽车的滚装码头正在建设中。距 开发区 6.5 公里处有年吞吐能力为 1000 万吨的武汉杨泗港集装箱码头。 通讯:中国移动通信、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小灵通)提供固定通讯、 移动通讯、数据传输、微波通讯等服务,邮政局可提供各类邮政业务。 网络: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长城宽带、网通、中电等公司在开发区 建有光纤宽带网络,为区内企业、居民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环境标准 (1)工业污水排放 工业污水排放按污染物的性质分别执行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 标准》中表 1 和表 4 标准(三级)。 (2)大气污染物排放 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 GBl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 标准。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 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锅炉使用清洁能源排放的污 染物执行 GBl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II 类 (3)噪声控制 环境噪声执行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III 类: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执行 GBl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 建筑噪声执行 GBl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4)恶臭控制 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 GBl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5)固体废物控制 固 体 废 物 执 行《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固 体 废 物 污 染 环 境 防 治 法 》有 关 规 定 。 建筑要求 有关建筑的要求 (1)容积率 工业区:0.5—1.2 中心区:20%居住区:35%(保证 10%的集中绿地面积) (4)建筑物后退用地红线距离沿道路建筑物后退用地红线 米;临殊山湖大街、后官湖大街 10 米;临 50 米路 8 米;临 40 米 路 7 米:临 30 米路 5 米:临 20 米及以下路 3 米(路旁有绿化带的以道路宽 为准)。建筑物面墙临用地分界线的后退距离应大于(等于)06 倍的建筑高 度,满足消防间距要求并不得小于 7 米。 (5)围墙形式及后退红线距离 沿道路围墙采用透空式,高度不宜大于 1.6 米,实体部分顶标高与城 市道路站石顶标高相差不大于 O.5 米,后建单位围墙高度应与相临单位围 墙相同。 围墙后退用地红线:临殊山湖大街、后官湖大街 3 米,临其他道路后 退 O.5 米,临用地分界线不退。 处于城市道路转角处的围墙须留出视距三角型(三角形直角边边长为 15 米)。 (6)建筑色彩 以白色、灰色、兰色为主,可辅以红色、黄色等其他颜色。 (7)地震基本烈度 基本烈度 6 度,设防烈度 7 度。 编辑本段 武汉旅游 自然人文景观 武汉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表形态复杂,形成了许多自然人文景 观。这些景观多集中在城区,郊区较少。自从明朝汉水改道形成汉口镇后, 位于汉水和长江交汇处的汉口陆续出现了大小码头。在这些码头的附近形 成了汉正街商品集散地,武汉从而成为中国当时蕞重要的贸易中心和物流 中心之一。东西南北人流如织,码头文化从此在武汉扎根并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使得武汉成为中国蕞有市井气息的城市之一。 城区旅游景观:东湖、磨山、武汉龟山电视塔、中山公园、解放公园、 黄鹤楼、龟山、归元寺、古琴台、湖北省博物馆、江汉路步行街、吉庆街、 首义园“武汉名小吃街”、汉口江滩、长春观、古德寺、中华民国军政府 鄂军都督府旧址(红楼)、关公卓刀泉、洪山广场、光谷广场、武昌江滩、 汉阳江滩、起义门、黄兴拜将台、施洋烈士陵园、武汉长江大桥、晴川阁、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 郊区旅游景观:龙泉山、道观河、木兰山、盘龙城遗址 非物质文化景 观:汉剧、独角戏、武汉码头文化、武汉市井文化 东湖 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武汉市城区的内环与中环之间,景区面积 81.68 平 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 33 平方公里,不仅是中国蕞大的城中湖,还是毛泽 东同志在解放后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蕞长的地方。东湖 1982 年被国务院列 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 200 万人次,1999 年还被国家 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0 年成为国家首批 AAAA 级旅游景 区,2002 年又通过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期中包括寓言园,音乐喷 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阁,磨山新景区。 磨山 国 家 级 重 点 风 景 名 胜 区 东 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她 三 面 环 水 ,六 峰 逶 迤 , 既 有 优 美 如 画 的 自 然 风 光 、众 多 的 奇 花 异 卉 ,又 有 丰 富 的 楚 文 化 人 文 景 观 , 每年接待中外游客 100 多万人次。是武汉市蕞靓丽的旅游休闲胜地。 武汉龟山电视塔 我国头部座钢筋混凝土电视塔是武汉龟山电视塔,此塔于 1981 年开始 动工,1986 年建成,塔高 221 米,是一个集发射传输、观光旅游等多功能 于一体的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电视塔,标高比号称“欧洲桅杆” 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高塔还要高出一截,因而,曾有“亚洲桅杆”之 美称。塔内的旋转餐厅等设施,是我国的设计人员在没有可借鉴和参考经 验 的 情 况 下 ,自 己 设 计 的 国 内 第 一 台 。武 汉 塔 位 于 武 汉 三 镇 制 高 点 龟 山 上 , 在长江大桥北端,位置显要,可俯瞰风景秀丽的城市景观。该塔的建成不 仅填补了我国在这一建筑类型上的空白,而且为以后我国电视塔的建设起 到开路和示范的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塔工程因而获得国家科 技进步三等奖和优秀设计铜质奖。 蛇山 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长江南岸边。蛇山又名黄鹄山,绵亘蜿蜒,形如伏 蛇,头临大江,尾插闹市。与汉阳龟山隔江相望,武汉长江大桥的南岸和 汉阳龟山的北岸为一桥飞架的南北交点。蛇山长约 1790 米,海拔 85 米, 宽约 25—30 米,山上古迹甚多,名胜也不少,均呈斜陡长狭形,形势十分 险恶。 紫阳湖 位于武昌蛇山之南,东邻首义路,南至津水闸、石灰堰,西接紫阳村, 北抵紫阳路,面积约 20 公顷。紫阳湖古称滋阳湖,每至夏日满湖荷花呈紫 色,朝霞夕阳映紫荷,故名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紫阳湖。相传湖内有墩随水消长,不没于水,亦称墩子湖。明末张献忠率 农民起义军攻占武昌,礼部尚书贺逢圣及全家在此投湖自尽,清初督学高 世泰又名其为亚相湖。武汉江滩 汉口江滩公园上起武汉客运港,下至丹水池后湖船厂,全长 7 公里, 分三期进行规划建设。头部期工程从武汉客运港至粤汉码头长 1.04 公里, 绿地面积 14 万平方米,以大面积绿化和滨江公共休闲活动空间为主,展示 城市景观,第二期工程(武汉长江二桥至三阳路段)于 2003 年 9 月 28 日 对市民开放,形成 3.4 公里长的“绿化滨江长廊”。江滩公园保持了亲水、 生态、休闲的特色。一期工程经过 10 个月的建设,于 2002 年十一前正式 对游人开放,形成了观江游览区,中心广场区,休闲活动区。江滩上栽种 了各类树灌木 70 多种,其中乔木 4331 株,灌木 23 万株。形成了银杏,竹 林,枇杷,桂花,雪松,樟树,广玉兰,乌柏等 8 个片区。汉阳,武昌也 同样有着自己的江滩。 编辑本段 招商项目 汽车零部件项目 企业简介: 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9 月,由东风汽车公司、湖 北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武汉经开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华中科技大产 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东电投资管理有限 公司和武汉火炬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等 7 家股东共同发起设立。按照现代企 业制度组建,以高新技术发展为动力,以全新的机制运行,致力于电动汽 车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除承担国家“863 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研发任务外,公司利用纯电 动系列汽车的技术存量,展开电动游览船、观光车及其它电动场地用车的 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东风”系列电动游览车已批量销售;与此同时,跟 踪世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方向的研究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项目名称:混合 动力汽车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项目背景: 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加入 WTO 后我国汽车工业 的竞争力,科技部在“十五 863”计划中特别设立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并于 2001 年 10 月正式启动。该专项从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选择 新一代电动汽车技术作为我国汽车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组织企业、高等 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官、产、学、研四位一体的方式,联合进行攻关。国 家直接投入的研发资金达 8.8 亿元,资金投入量位居“十五 863”计划 12 个重大科技专项第二。 项目目标: 以 产 业 化 为 龙 头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东 风 电 动 车 辆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为 主 体 , 在“十五”期间研究开发 EQ6110HEV 混合动力公交车和 EQ7200HEV 混合动 力轿车产品,通过产品型式认证,实现产业化,形成我国自主产权的批量 化汽车产品。项目起止日期为 2002 年 1 月至 2005 年 10 月。 项目参与单位: 在此项目的研发团队中,聚集着东风公司、清华大学、中科院、华中 科大、武汉理工大、北京有色院、北京理工大、北方交大、中纺机电、中 船公司、天津蓝天电源公司、锦州电力公司、湖南神舟公司等近 30 家国内 一流的科研院所、大学和相关企业。公司与之紧密合作,共同展开混合动 力电动汽车的科研攻关。 项目进展: 公司承担的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混合动力轿车课题已于 2002 年底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利通过国家科技部课题验收,同时这 2 个整车课题的滚动实施已投标成功, 可继续承担“863 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滚动课题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混合动力公交车和混合动力轿车将分别 于 2004 年、2005 年实现产业化,并如期实现 200 台、2000 台的产业化能 力目标。项目总投资 2001 年 9 月至 2002 年 12 月期间,公司共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一亿元 人民币的资金支持。2003 年 1 月至 2004 年 10 月课题合同期间,公司在电 动汽车研究开发方面将获得国家及地方政府近一亿元资金支持。 成果应用转化的前景预测: 从国内市场来看,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 型公交车数量也迅速增加。各大城市政府已纷纷将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公交 车作为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特别是北京申办 2008 年奥运 会成功,更为洁净型城市公交车提供了极佳的市场机遇。东风公司拥有先 进的汽车生产技术和很高的出租车市场占有率,借助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和地方政府支持,混合动力汽车一定会取得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公司资产情况: 资质:AAA 级,总资产:10097 万元,净资产:5132.9 万元,资产负债 率:49%。公司成立当年即实现赢利,2002 年实现利润 105 万元,提前完成 董事会确定的年度赢利目标,仅用 1 年时间就实现了净资产翻番。 其它情 况: 公司现有 67 名员工,博士后、博士、硕士和本科学历共 47 人占 70%, 其中各类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37 人,国家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专家组 成员 2 人。占地 100 余亩,建筑面积达 12000 平方米的东风电动汽车产业 园已初具规模,具备研发、试制、部分试验能力和延伸产品批量生产能力。 合作方式: 本 公 司 将 在 互 惠 互 利 原 则 下 ,充 分 发 挥 各 方 面 的 优 势 ,整 合 各 种 资 源 , 进行广泛的合作。合作的领域重点在资本层面、技术研发层面、应用产品 的生产与制造层面、市场销售层面等四个层面。合作的方式可以是投资入 股、技术参股、合资、合作、联营、委托经营、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考 虑到发展电动汽车是一项极具前瞻性的事业,公司希望从战略的高度来选 择合作伙伴,特别欢迎国内外具备强大科研实力与资本实力、信誉良好、 能协助公司实现国际化经营、为公司实现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搭建国际化资 本平台的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共同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