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公益磋商会推进禁塑令落地
正义网武汉3月31日电(记者周晶晶 通讯员张雯琇)“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袋、吸管……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物件,产生的白色污染却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2021年3月,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对辖区餐饮店、超市、药店、大型商圈内“禁塑令”实施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76家商铺,其中52家存在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情形,占比高达68%;47家餐饮店在外卖服务中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袋,占抽样餐饮店总数73%。
“大部分商家对去年12月开发区专门出台的‘禁塑令’不了解,对相关规定不熟知、不明确;亦有商家明知限塑、禁塑要求仍然违规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现象。”检察官介绍道。
为此,检察干警将普法融入办案,告知商家“禁塑令”的重要意义与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危害,并提醒商家选择替代环保产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鉴于调查结果不容乐观,为助推“禁塑令”落实落地,该院启动塑料污染治理公益诉讼专项工作,针对调查情况认真分析研判,梳理法律依据及职责分工,多次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同步向上级检察机关汇报。
3月22日,该院与区发改局、环保局共同组织召开塑料污染治理推进会暨公益诉讼磋商会,22家行政单位参会。会议以“保护公共利益、优化营商环境、双赢多赢共赢”为主题,明确“禁塑令”实施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会上,检察机关向参会单位代表介绍了案件情况并提出磋商意见:建议针对已查明情况,严格按照“禁塑令”文件要求,开展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加快完成头部阶段需完成的任务;提高重视度,以点带面,加强统筹协调,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专项行动,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部门明确任务和节点、细化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严格落实;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知晓度和执行率。
参会代表就加快推进“禁塑令”实施落地达成共识。东湖开发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刘杰还建议充分发挥高新区创新优势,研发推广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扶持发展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针对供需不平衡问题,主动服务市场主体,在新材料生产方和需求方之间搭建桥梁,优化营商环境。
截至日前,发改局和环保局已按磋商意见头部时间部署头部阶段任务,相关行政机关迅速启动禁塑专项整治工作。
“‘白色污染’防治并非一蹴而就,涉及行业多、监管面广,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发力,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刘杰表示,该院将持续跟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落实情况,与相关部门携手共同做优做实辖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