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苏州工业园区:278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创业与创新

admin7个月前 (09-27)武汉产业信息11

  说起苏州,很多人想到是绵延千年的园林文化、古城老街的小桥流水,耳畔低吟的吴侬软语。

  古城以东的苏州工业园区,人们看到的则是别样的生机盎然。27年间,一座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新城拔地而起。

  这里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近3000亿,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不仅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国家高新区,区域内分布着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苏州纳米城、苏州国际科技园等高科技园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苏州工业园区虽名为“工业区”,但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承“产城融合”的理念。当地也有“金鸡湖畔谈经济、独墅湖畔好读书、阳澄湖畔宜养生”的说法。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园区提出到2035年建成引领前沿的国际化创新高地,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和投资服务的策源地。

  今年9月底召开的苏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苏州工业园区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一流自贸试验区,成为面向未来的苏州城市新中心”的定位和愿景目标,即“双一流、新中心”的发展定位。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园区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是园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战略。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城东,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

  这里已经形成了“2+3+1”特色产业体系:两大主导产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产业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以及现代服务业。

  根据当地政府披露的数据,苏州工业园区在2020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7.3亿元,进出口总额94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

  同时,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五连冠”,国家高新区排名中跃居第四位,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

  如今,园区已进入“经开区+高新区+自贸区”三区叠加的新发展阶段,正在全力发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20年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保持年均20%以上增幅,实现总产值达2494亿元,增长22.9%。

  尤其是生物医药,作为苏州工业园区“一号产业”,目前已集聚企业1800多家,产值突破千亿。同时,创新型龙头企业数量、创新型人才规模、获批生物创新药临床批件数量、生物大分子药物总产能、企业融资总额五项指标均占全国20%以上,产业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头部。

  沈觅介绍,苏州工业园区对标国内国际先进地区,编制出台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规划”,并升级优化形成了“1+8+X”的创新政策体系,聚焦技术、产业、企业、人才、开放、生态等“六个维度”,系统推进“六大行动”。

  力争到2025年,园区的上市企业、国家高企、独角兽与瞪羚企业、科技领军人才等数量均实现翻番,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科技创新重要枢纽。

  “苏州我常去。”对于国内的VC投资人们来说,长三角是重要的项目来源地。尤其于医疗投资人而言,“BioBAY(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时常出现在他们的行程表里。

  过去的10余年中,随着政府打造整个生态、投资机构的加持、资本市场的发展,苏州已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地。苏州地区生物医药企业蕞为密集的区域自然非BioBAY莫属,截至今年10月底,园内上市企业数量已达19家。

  记者在走访后发现,BioBAY只是苏州工业园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先导产业创新集聚区的“冰山一角”。

  2000年以来,园区围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分别投资了生物医药产业园、纳米产业园、国际科技园等创新孵化载体,以充分发挥出功能园区集聚创新要素、扩散知识技术、溢出产业信息的巨大作用。

  创业投资机构启明创投从10年前开始关注、投资苏州的项目。“苏州工业园区是启明创投的福地。”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表示,团队在园区内找到了非常多符合机构投资策略、投资方向的优秀企业,例如生物医药公司、半导体企业、人工智能企业等,这些要得益于苏州工业园区在前述新兴板块的良好发展。

  根据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0年苏州的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三。

  “苏州潜在独角兽企业的赛道特征非常明显,有20家分布在创新药与医疗器械。”长城战略咨询总经理武文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苏州入选的20家创新药与医疗器械潜在独角兽企业,有七成来自苏州工业园区,说明这里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创新集群已经形成。

  此外,以第三代半导体为代表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加速发展,中国半导体MEMS十强企业中,有一半在苏州工业园区,园区也跃居“2020传感器十大园区”头部名。

  除了在创新药与器械、集成电路等既有产业优势明显的赛道,2020年苏州亦有多家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的潜在独角兽企业出现。

  今年9月底,百余位医疗行业企业家、学者、投资人来到金鸡湖畔,共同讨论全球医药创新、投融资政策和发展趋势。

  “这两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进步。现在,大家都知道除了美国,生物医药就看中国的了。”亚盛医疗董事长、CEO杨大俊在前述活动开幕的现场活动上表示,苏州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天时、地利、人和俱齐,是创业者的天堂。

  这一年,亚盛医疗发起了规模为2亿元的生物医药天使基金,专注生物医药产业早期投资。这支基金获得了苏州工业园区天使母基金的出资。

  “位于苏州,是我们的‘地利’。‘地利’是我们的优势,我们更希望能‘人和’。”这场活动上,元禾原点管理合伙人费建江在发言中表示,希望更多投资人共同参与到早期投资中,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一起讨论、共商对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包括产业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在内的各方都在积极参与到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新生态建设中。

  今年9月底,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知行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的新一轮融资。这家企业在2016年成立于苏州工业园区,已获得五家主机厂旗下多个车型的量产订单。

  知行科技创始人兼CEO宋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政府在初创企业培训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此外,苏州工业园区还通过‘苗圃工程’为我们对接了很多来自证券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资源。”

  本报此前曾报道过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东沙湖基金小镇(见本报2019年5月9日报道《基金小镇两年考:“东沙湖”的新经济产业版图》)。这片规划面积3.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截至2021年9月底已累计入驻基金管理团队243个、设立基金491只、集聚资金规模超266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沪苏同城化也正在给苏州工业园区带来更多创新资源要素的聚集。

  从地理区位上看,这里距上海只有一小时车程,乘高铁到达上海只需30分钟。苏州城市航站楼建设完成后,人们将可以通过多种交通方式直达上海机场,更大程度优化出行体验。

  “上海和苏州的工业规模都很大,企业、机构、高校、院所已经在这里。两地可以在创新场景上形成互补,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一位政府部门受访者告诉记者。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武汉首轮集中土拍11宗地8宗已获报价!

2022武汉首轮集中土拍11宗地8宗已获报价!

  2022年3月31日,武汉将出让11宗地,其中网上揭牌9宗地,现场揭牌2宗地,11宗地中包含硚口区1宗、青山区2宗、洪山区2宗、黄陂区1宗、东湖开发区2宗、江岸区1宗、武昌区1宗、江汉区1宗,总建筑规模约101.17万平方米,起始价总额约117.29亿元。   截止发稿前,网上揭牌的9宗地中已经有8宗地有报价,仅剩青山滨江P(2022)007号还未获报价。...

“巧用”工业用地恩施州探索推广节地模式

“巧用”工业用地恩施州探索推广节地模式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黄世楚 孙杰)走进恩施高新区,区内设园、园中有园、空间共享……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在这里得到鲜明体现。   恩施州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严格标准、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探索推广节地模式,不断提升集约节约用地水平。   生产生活空间共享--园区用地“能省则省”   恩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共有23栋多层标...

不靠土地财政的武汉经开区靠什么“二次创业”?

不靠土地财政的武汉经开区靠什么“二次创业”?

  【】7月30日消息,前日,有着“中国车谷”之称——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左岸大道长河段、官莲湖路下穿汉洪高速通道工程等6条道路同时开工。这意味着,因汉洪高速、京珠高速、通顺河造成的片区内物理分隔,以及相对汉口中心城区的片区间物理距离形成的交通瓶颈,将得到有力解决。   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军山新城的交通梳理,对于今年5月获批国家住建部、工信部首批...

中电光谷黄立平:找到园区之路

中电光谷黄立平:找到园区之路

  6月的武汉已经格外闷热,光谷大道和新玉路交汇处西南是国际企业中心,这个2000年竣工的园区,是黄立平担任东湖高新(600133.SH)董事长时操盘的头部个产业园项目,也是武汉真正意义上的头部个产业园区。   目前黄立平担任中电光谷(总裁,管理园区88个。谈起他做的头部个园区,黄立平仍感慨万千,那时都是摸索着干,甚至连国际企业中心的用地性质也是他临时想的。...

今日武汉土拍:中交地产13亿低价青山拿地、武汉城建集团落子花山

今日武汉土拍:中交地产13亿低价青山拿地、武汉城建集团落子花山

  武汉将迎来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集中揭牌,本次共计出让房地产用地11宗,土地总面积约31.50公顷,总建筑规模约101.17万平方米,起始价总额约117.29亿元。   本次竞买规则进行了再精简和再优化:一是继续严控单宗住宅项目溢价率,落实“出让蕞高价”制度,稳控地价走势;二是避免以竞配建、竞自持等方式增加项目成本,统一采取地价“熔断”后以“摇号”方式直接确定竞得...

关于推进武汉市都市工业园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进武汉市都市工业园建设的建议

  建立都市工业园是大都市中心城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性选择,是现代新型工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决策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创新的具体体现,是发展区域经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进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武汉市都市工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推动我市都市工业园建设,市民建企业家工作委员会组织调研专班,走访了武汉市经委,深入桥口汉正街、武昌白沙洲、江岸堤角等都市工业园进行...

刚刚!京东落定武汉这个区!

刚刚!京东落定武汉这个区!

  京东落子江夏区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将建医药研发中试生产及配送中心   据悉,由京东投资建设的京东武汉光谷南大健康智能产业园项目,   于7月5日成功完成土地摘牌,正式落户江夏区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   据【越乔】了解,武汉京恒物流有限公司7月5日竞得位于江夏区郑店街廖桥村工JX(2022)003号地块,...

创维集团(00751)拟1074亿元收购武汉产业园配套的住宅土地

创维集团(00751)拟1074亿元收购武汉产业园配套的住宅土地

  据悉,该地块位于中国武汉市东西湖区新城十四路以西、金山大道以北(地块编号: P(2021)157号),土地面积约11.39万平方米,蕞大计容建筑面积约23.92万平方米(包括不少于 3600平方米的幼稚园及不少于3100平方米的公共便利设施)。为住宅用地,70年使用权。   除该地块外,该集团亦于2021年10月28日于卖方的收购工业地块(临近该地块)的竞拍中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