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市迸发奋力向上澎湃动能
大江滚滚东流,大城顽强生长,江水有力拍打着江堤,掀起层层浪花,在这里,仿佛可以感受到江城大地热潮澎湃涌动。
12月29日,武汉市轨道交通16号线二期、前川线一期工程在做运营的蕞后准备,2条线路开通后,武汉地铁通车里程将达460公里,进一步夯实“世界级地铁城市”地位。
奋力往前跑,踮脚向上跳,是这座城市的姿态。
今年来,武汉迎难而上、排难而进,打好稳住经济“组合拳”,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武汉全力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压舱顶梁作用,加大重点行业领域投资力度,通过持续开展重点项目集中谋划、集中开工等一系列活动,形成重大项目滚动推进、梯次接续、有效衔接的局面。
前三季度,武汉地区生产总值13205.43亿元,同比增长4.5%,武汉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英雄城市迸发出蓬勃向上的力量。
生生不息、顽强生长,是这座城市不灭的灵魂,临近岁末,佳报频传——
近日在汉召开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会透露,武汉有7家企业入围,数量位居中部城市头部。截至11月,武汉登记市场主体34.15万户,同比增长43.49%,市场主体总量达177.50万户。
12月28日,上汽通用武汉奥特能超级工厂亮相,武汉成为上汽通用汽车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同一天,新能源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容百集团与武汉完成合作云签约。
武汉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今年,湿地大会、双年展等一批重大展会陆续举办,武汉以自信之姿与世界热情相拥,大城活力不断迸发,城市形象有力彰显。
当前,英雄的武汉人民正以昂扬的斗志、振奋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在新时代现代化进程中书写英雄城市新的辉煌。
登高“马蹄莲”天台,一片汇聚着科技之光、创新之光的热土,尽收眼底。
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每日都在研发着一个个新的造福人类的生物医药技术。向光而生,“千亿产业”集群正在这里加速形成。
“伴随和见证了光谷生物医药千亿产业腾龙起飞,作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高新区的光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正在这里深度融合。”康圣环球创始人黄士昂表示,武汉生物医药产业跻身全国头部方阵。
今年,武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大江对面的武汉经开区,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武汉基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未来将助力武汉成为全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版图中重要一极。
投资是稳经济的压舱石,重点项目是稳投资的压舱石。今年,武汉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前三季度,武汉新开工的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共204个,总投资额2053.33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共153个,总投资额3370.3亿元;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共279个,总投资额1748.42亿元。
前三季度,武汉市投资增长15.5%,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头部,四季度又有217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面对风高浪急环境和挑战,武汉市迎难而上,今年有853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12月26日,2022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发布会在汉召开,引起广泛关注。据《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2》显示,武汉市共有7家企业入围,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十、中部城市头部。
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范式的典型代表,引领着新赛道发展方向,是推动新经济发展、新动能壮大的重要力量,武汉7家独角兽企业表现出“武汉特色”。
优化营商环境一直在路上。今年,通过对标国家101项任务、省123项任务,武汉市全年156项改革举措有序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之一。今年,武汉市全面提升跨部门跨区域的政务服务协作能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通过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准营门槛,培育支持市场主体,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创新不动产登记方式、提升纳税信息化水平,武汉不断营造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环境。在企业开办方面,武汉有效落实企业开办“210”标准,推广小微企业简易开户,截至11月底,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4.15万户,同比增长43.49%;全市市场主体总量177.50万户,同比增长14.55%。
《2022武汉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服务业企业100强分析报告》显示,本届综合百强入围门槛为43.13亿元,比上届入围门槛提高了6.6亿元,其中营收总额、资产总额双双迈上新台阶,营收总额达31857.49亿元,首次站上3万亿元台阶,资产总额达55344.05亿元,首次跃升至5万亿元。
7月9日,武汉举行“聚力新赛道 相约英雄城”夏季经贸交流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72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总金额1778.45亿元,具有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集群效益显著的特点。
“我们从珠海走到武汉,对这座城市确实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大会现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董明珠作为嘉宾代表首先发言,表达出对武汉的深情厚谊。
今年,武汉市围绕965重点产业群,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1月16日,华创会武汉签约项目共计27个,包括16个经贸类项目和11个人才类项目,签约额166.325亿元。其中,16个经贸类项目签约金额达163.65亿元,主要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光芯片、大健康等领域。
面对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为“走出去”招商创造的有利条件,武汉市迅速行动赴境外招商,释放开放合作积极信号,传递信心与诚意,12月15日至22日,武汉市招商办、武汉经开区、蔡甸区组成招商小分队,随湖北省商务厅代表团赴德国、瑞典开展境外招商。
根据海外招商“早春行动”计划安排,武汉市将继续组织招商团组,覆盖全球发达城市、校友集聚城市、国际友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等100个,深挖重点产业合作潜力,对接推进外资项目100个,以线下大交流助推开放质量大提升。
11月9日上午,武商梦时代正式打开大门迎接来客。江城市民在家门口,见证这座大于想象的“梦想之城”正式启航,驶向美好新生活。
武商梦时代是目前全球纯商业面积蕞大的单体建筑。这座城市商文旅新地标,以“商业+文旅”的全新业态,打造一站式家庭欢聚社交平台,城市微度假休闲目的地。业内专家认为,梦时代的开业,对武汉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具有标杆意义。
武汉市核心商业面积已突破700万平方米,跻身全国前列,武汉商业“造圈”阔步向前。
首进品牌和高级别店铺在武汉商圈中占比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武汉再以18家全国首店、73家区域首店、79家城市首店,总计170家的首店成绩单,跃居全国首店数量榜首。
赢商tech9月发布的《中国城市商业力排行榜》显示,武汉城市商业力排名再度进位,升至全国第八。
武汉经济蓬勃发展,商业版图继续扩展腾飞,据不完全统计,武汉今年开业的商业体已有10多个,其中不乏地标性商业综合体等。
今年,武汉加快楚河汉街、民众乐园等重点商圈商街改造提升,培育消费新热点,推动批发零售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