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一季度武汉经济实现“开门红”的杀手锏
多项指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快于去年同期,好于年初预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季度,武汉经济运行“开门红”,这是如何实现的?如何进一步扩大优势、补齐短板?4月19日召开的武汉市政府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各部门、各区负责人交流发言。
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项目支撑。一季度,东湖高新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470.75亿元,预计今年投资近百亿元。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号芯片生产厂房已开始量产首代32层三维闪存芯片;武汉华星光电T4项目,60余万平方米的主厂房及其配套设施已建成,预计下半年实现量产。
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投资拉动作用立竿见影。武汉市发改委通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市新开工229个,累计达1385个,完成投资1205.7亿元。市级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完成投资661.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28.1%,超计划进度3.1个百分点。
工业,是武汉经济的脊梁,也是武汉发展的原动力和压舱石。近年,武汉传统工业增长动力减弱。烟草行业增加值回落,全年增长空间极其有限;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下降,市场竞争从增量转入存量;受国内市场影响,石化、钢铁行业下行趋势明显;部分重点企业增长遭遇“天花板”。
如何弥补缺口?必须加快动能转换。据武汉市经信局、统计局通报,一季度,武汉进一步提速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国家存储器基地完成投资10.3亿元;国家网安基地培训区一期已封顶,展示中心主体结构完工;年内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将具备测试车辆上路运行条件;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总装总调中心、航天科工等项目持续推进;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着力打造国家大健康产业基地,发布大健康产业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和支持政策,70个项目签约,投资额1323亿元。不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培育期,国家级产业基地大部分还处在建设阶段,大规模产能释放有待时日。
从增长动能上看,武汉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和第三产业。数据显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连续5年保持高增长。武汉市发改委介绍,创新创业创造氛围渐浓,市场主体增长较快,一季度企业户数增长13%。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接待游客人次增长10.5%,旅游收入增长11.1%,连续5年入围“国内十大赏花目的地”。消费市场加快升级,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加速布局,高端、新型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市场价格温和上涨,钢材、成品油等生产品价格有所回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2%。
武汉市商务局介绍,一季度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2.6%,机电进出口增长15.8%,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22.4%。重点企业中,联想出口55.7亿元,富士康出口29.4亿元,烽火出口9.7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