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工业旧厂房遇上文艺风武汉老街区出道“新C位”

admin7个月前 (09-27)武汉产业信息68

  东西文化交融、历史建筑林立,从汉口开埠以来,江岸区凭借临近长江的优势,成为武汉对外开放的高地。作为武汉近现代发展变迁的见证者,这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文化氛围,成为年轻创业者们的新家园。

  多牛世界时尚创意产业园企业办公区

  近日,记者走进江岸区多牛世界时尚创意产业园,这里原有的工业遗产建筑被修缮后,蕞大程度恢复保留了原貌,一批文化艺术、创意科技企业纷纷入驻,老厂房实现了华丽变身,历史街区成为创新创业的摇篮。

  作为园区文化创意企业之一,2011年微梦传媒创立,并于2013年正式注册。公司创始人张培文介绍,公司成立以来,逐渐从单一产品的技术公司转型成为一家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的文化创意公司,并通过电影短片、短视频、微动漫等形式,立体式挖掘“城市形象+文化IP”。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岸区在保护基础上利用好老建筑,积极探索“老房子+双创”发展模式。除了微梦传媒,在多牛世界时尚创意产业园里,还有般若BORE、人人视频等众多文化创意企业。

  自2012年扎根武汉以来,般若BORE依托武汉大学生人才优势,目前该公司在职员工200余人,其中60%员工为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并与武汉各高校形成了人才培养及就业战略联盟。

  江岸区多牛世界产业园负责人田国舫介绍,在“留改拆”过程中,江岸区留住历史风貌的同时,也为城市留下未来发展的空间。园区创业企业除了能享受到房租减免和纾困资金,还可享受到社保减免、以工代训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他表示,未来,江岸区将着眼恢复历史风貌,提升历史资源价值,发挥人文优势,建设改造各类博物馆,打造连片式城市步行核心区域、主题博览都市慢生活走廊。让老街区蝶变、老房子新生,让历史街区焕发新活力。(光明网记者 姚坤森)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铸魂育人 感念师恩——庆祝第39个教师节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10-26 13:16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10-14 23:36

  2023-10-09 10:22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10-08 16:39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江苏海安:让老人在“家门口”学舞蹈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乡村振兴新图景那山 那水 那人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张掖:外星谷--一颗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甘肃张掖:热气球飞舞“彩虹山”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江西三清山: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幸福画卷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头部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安徽合肥: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江西瑞昌:“渔光互补”助力碳达峰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摄影师为92座老工厂留影万张照片记录武汉工业变迁

摄影师为92座老工厂留影万张照片记录武汉工业变迁

  国家重点新闻网 长江流域核心门户   2016年10月,钢城红房子全景图   2017年4月,火车轮渡粤汉码头遗址   2017年4月,在高楼林立中的武重老厂门记者贺亮   长江网1月17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曾经底定大武汉工业的老厂房在哪里?武汉摄影师周国献历时4年,为武汉92座老工厂拍下1.6万余张照片...

武汉老旧厂房的时尚变身

武汉老旧厂房的时尚变身

  硚口区南泥湾大道118号,有一处闲置多年的老厂房,红墙尖顶,这是一家上世纪60年代的老企业。也许武汉知道这个企业的人不多,但是不久,全武汉的小资范儿可能都会知道这个地方。今年5月1日,位于此处的“江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将开幕,你能够在这里吃喝玩乐购,还能体会到浓烈的时尚文化气息。   “江城壹号”文化产业园样板楼是由一座旧厂房改造的。 记者苗剑 摄...

龟北路3号光谷创业街:武汉废旧工厂的艺术化救赎

龟北路3号光谷创业街:武汉废旧工厂的艺术化救赎

  龟北路3号&光谷创业街:武汉废旧工厂的艺术化救赎   2011-09-08 09:39   “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loft这种居住生活方式首次在美国纽约出现。2007年,随着电视剧《奋斗》的热播,“loft”一词又一次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英文的“Loft”原指仓库、阁楼,后来升级到大空间的旧物业改造,再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时尚生...

让“旧资源”焕发“新活力”让老厂房变身“打卡地”

让“旧资源”焕发“新活力”让老厂房变身“打卡地”

  本报讯 6月1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辉在调研“四四厂”片区老旧厂房开发利用工作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市委工作要求,强化规划引领,谋深抓实项目,有力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让工业遗产“活起来”“火下去”。   “四四厂”片区是原东风车厢厂生产基地,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是传承发展历史文化、促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王永辉走进...

2102人落网!武汉警方利剑出鞘捣毁赌博团伙36个

2102人落网!武汉警方利剑出鞘捣毁赌博团伙36个

  自“削峰”行动开展以来,武汉警方通过一体化合成作战,坚持“快、准、狠”打击涉赌违法犯罪。截至目前,全市共破获赌博案件350起,打掉犯罪团伙36个,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2102名。   行动中,全市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广泛收集各类警情、舆情、社情反映的线索,头部时间组织警力开展分析研判、落地核查,坚持以快制快,露头就打。   ...

大武汉系列之301:从卢汉铁路江岸机厂到江岸车辆厂

大武汉系列之301:从卢汉铁路江岸机厂到江岸车辆厂

  【编者按】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上海和武汉两个城市曾经在城市名字前面冠以“大”字,“大武汉”以及“大汉口”曾经声名远播。武汉之所以赢得“大武汉”之美誉,是因为武汉市曾经举足轻重的工业。工业遗产对武汉市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业是武汉市的代表作,工业成就了“大武汉”的金字招牌。   然而,随着城市改造的快速推进,一处处设计经典的工业建筑被拆除,一座座具有保护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