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义之城吹响重振经济社会发展冲锋号18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大成武昌
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总体目标基本实现
首义之城吹响重振经济社会发展冲锋号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通讯员 况昕昀 刘珺琴
冬日和煦暖意浓,群英聚首黄鹤楼。
12月12日下午,武汉市武昌区在黄鹤楼举行“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2022年度重大项目签约大会暨重点项目推介活动,18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落地,为推动大成武昌持续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徜徉在美丽的画卷中,沐浴在初冬的暖阳下,极目远望,滚滚长江,活力奔腾。
武昌区相关负责人说,将推介活动选址“天下江山头部楼”,就是本着加强合作、扩大交流、谋求共赢的真诚愿望,畅叙合作情谊,共谋发展大计,“这既彰显武昌开放创新、追求发展的担当和决心,也为广大企业家朋友投资合作搭建桥梁和纽带。”
重振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大成武昌敢为人先、责无旁贷。
今年来,武昌区提高站位、强化担当,力求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推介活动现场,武昌区针对数字经济、碳金融、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四大产业,以及黄鹤楼星空计划、碳汇大厦、首义科创基金、武昌文创大厦进行推介,上述项目负责人阐述了项目的投资优势、优惠政策及发展计划,向企业家们发出诚挚邀约。
不少参会企业家说,推介活动展现出武昌区积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姿态,彰显了坚定不移发展经济、扩大开放、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决心。
据介绍,当天会上签约的18家企业,包括香港新华集团华中总部、长江创业投资基金、财信证券湖北分公司、浙商资产管理华中分公司、湖北征信集团、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武汉资产运营集团、安泰信用评级等8家金融机构,中碳资产管理、中碳科技、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湖北分公司、国检控股集团湖北分公司、中财荃兴绿碳科技公司、中科低碳产业园等6家双碳产业链企业,天猫校园供应链总部、华海智汇华中总部等2家数字经济企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部分院、中国供销粮油武汉公司等2家“国字头”企业,投资总额超百亿元。
华海智汇华中总部相关负责人白冬皓说,在黄鹤楼举办招商推介会的形式很新颖,体现了武昌区创新求变、积极主动激活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的气魄和胸怀,增强了企业与武昌携手前行的信心。据介绍,从谋划布局到敲定落地,该公司仅耗时2个多月,其在全国6个区域中心中,是落地蕞快的区域总部,“这源于我们对武昌区的信任,以及武昌区对我们的支持”。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交织的复杂局面,武昌区着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总体目标。武昌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正是因为有这些优质企业的支持,才推动了武昌各项经济指标始终稳居武汉市中心城区前列。
即将过去的2022年极不容易、极其艰难,疫情反复冲击,经济下行持续承压。一年来,武昌区与辖区企业携手共进、顶压前行,以较快速度好转并呈现出较强的韧性,合力维护了发展大局、齐心绘就了精彩篇章。
这一年,武昌区上下展现出“不管风吹浪打”的底气,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经受住了考验,呈现出较强韧性和内生活力。
经过不懈努力,今年以来,武昌区经济加快恢复,主要指标表现好于预期,市场预期逐步改善,发展信心不断增强,跑出了经济恢复重振的加速度。
全年以来,已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2亿元,减免税费租金2亿元,贷款贴息1亿元,辖区企业则用脚步和实际行动回馈武昌发展:61个高能级企业项目签约落地,38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增2.7万户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各类经济数据均位居全市中心城区前列。
武昌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面对重重困难,首义之区迸发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豪情,全体“零号员工”坚持“面对面”与“屏对屏”相结合,采取客商同步在线、视频互动交流、在线答疑解惑等方式,利用通讯电话、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沟通手段,策划开展网络招商活动,与相关行业客商“云上”洽谈、会晤、签约,在线推介武昌区地区概况、招商政策、投资环境等,为企业答疑解惑,努力将疫情对招商工作造成的影响降到蕞低,以热情为初心,以项目为抓手,有力推进产业招商。
热意浓浓,活力焕发,涌动着武昌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武昌加快产业升级、实现动能转换的关键之年。武昌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抢占发展机遇,立足“三区两翼”空间格局,加快建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以总部经济为主要形态,以科技、人才、金融为主要要素的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城区样板。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争做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排头兵的思想和行动。”武昌区相关负责人说,将坚持招商引资不停歇 ,继续洽谈“不掉线”、招商“不停步”、引资“不断档”,突出引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端优质项目,大力结合产业发展定位,加强精准招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各项部署的同时,统筹抓好招商引资各项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加大宣传推介和项目招引力度,拓展招商引资“朋友圈”,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做到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落地、落地项目促开工,推动产业招商取得新成效,助力武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各界一道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城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不断激发的企业家精神和充满活力的广大企业,武昌区相关负责人说,真诚欢迎看好武昌、信任武昌的新老朋友来武昌看一看、走一走,与武昌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目前,武昌区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规模稳居全省全市区县首位,360余家金融机构齐聚于此,522家外资企业在此兴业,服务业占比近88%,连续两年荣获全省营商环境评估考核头部,连续三年荣膺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全省首位,是名副其实的“楚天首区”。
当前,武昌正加快推进滨江商务区、华中金融城、武昌古城三大重点功能区建设。
滨江商务区致力于打造高端服务业总部集聚区,已建成华中头部高楼绿地中心,集聚一批高能级企业;华中金融城致力于打造中部金融集聚高地,汇聚了300余家各类金融机构;武昌古城正按照产城融合模式,加速推进得胜桥千年古轴、蛇山北坡等一批重大项目。
在产业发展上,武昌区在持续巩固提升金融、商贸、文旅、工程设计等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双碳产业”等重大战略机遇,制定发布“黄鹤楼星空”计划、碳金融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产业发展政策,组建总规模50亿元的首义科创母基金,拓展布局“一谷一廊多带”数创产业空间,建成启动武汉数创大厦、碳汇大厦等产业园区,每年拿出不少于一亿元政策资金支持科创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环沙湖双碳产业带,加快构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和双碳产业体系。
其中,该区全力打造的全国首个碳金融集聚示范楼宇——碳汇大厦项目,备受关注。
今年,武昌区抢抓机遇,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在全国首创提出建设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奋力肩负起湖北省和武汉市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重任。以建设全国碳金融集聚示范楼宇为目标,举全力打造碳汇大厦,规划碳金融集聚区、碳市场服务区、碳管理咨询区、碳科技创新区、碳产业发展区等五大专区,围绕碳交易、碳登记、碳结算等涉碳细分产业链开展招商布局,重点引进在国际、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双碳产业链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同时,引导与总部配套的业务、技术等部门、团队围绕碳汇总部在周边楼宇集聚,形成以碳汇大厦为核心的“1+N”双碳产业空间格局,致力打造全国低碳产业园示范标杆。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