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腾笼换鸟”典型案例】盘活闲置厂房140天崛起圆通北方总部基地
原标题:【园区“腾笼换鸟”典型案例】盘活闲置厂房 140天崛起圆通北方总部基地
盘活闲置厂房 140天崛起圆通北方总部基地
4月1日,位于永清经开区的圆通北方基地,5套全自动智能化分拣线辆,已经成为华北、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转枢纽和快件集散地。
谁能想到,如此现代化、智能化的物流快递基地,先前是一片闲置多年的废旧厂房。该项目 2020 年 4 月洽谈、“5·18”经洽会签约、10月8日投产运营,从项目签约到一期投产仅用了140天,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达效。视效率为生命的圆通速递,在永清经开区见证了快速建设的奇迹。
“圆通北方总部基地的前身,是坐落在北京市顺义区的3个物流厂区,仓库之间车辆人员往来频繁、费时费力,且运营成本较高。”圆通速递华北管理区副总经理喻天告诉记者,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迫在眉睫,厂区搬迁成为必然选择。2012 年开始,他们就在北京周边寻找新厂址,但因规划管控、无土地指标等诸多原因,直到2020年3月也未能如愿。
而此时的永清经开区,历经多年开发建设,15.16 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用地开发程度趋于饱和。特别是2011年落户这里的某造纸装备公司,由于市场萎缩、经营困难、效益低下,2015年厂房便闲置了下来。加速“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厂房,为高端优质项目腾出空间,成为永清经开区的蕞优选项。
“圆通扩大发展急需用地,造纸装备公司效益低下厂房闲置,实现双方深度合作具有现实条件。”永清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新华介绍,从2020 年 3 月 12 日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3次率队赴上海与圆通公司洽谈相关事宜,围绕项目落地召开座谈会、协调会、调度会等累计28次。正是凭着党委、政府的“穿针引线”,靠着锲而不舍的打拼精神,总投资35亿元的圆通北方总部基地项目,在当年“5·18”经洽会上正式签约落户永清经开区。
加快圆通北方总部基地建设,面临的蕞大困难就是盘活原有闲置厂房、取得土地产权。“由于原造纸装备公司属于国有企业,资产处置需经第三方评估后,到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张新华说,在永清经开区多次协调下,双方约定“先租后买”,圆通先以租赁形式使用原造纸装备公司的闲置厂房,再依法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产权,既满足了圆通北方总部的落户需求,也蕞大程度节约了建设时间和经济成本,仅用140天就让曾经“沉睡”的厂房重新焕发了生机。
项目为何能如此快速落地?除了巧用“腾笼换鸟”模式,更离不开永清县委、政府的鼎力支持。县行政审批局开辟绿色通道,当天就领取了营业执照;经开区协调相关部门免费铺设3公里自来水管线,保障项目稳定用水,又将零散的100多亩土地协调到一起,让项目成方连片、规模发展……
据了解,为加快圆通北方总部基地建设,永清县推行“1236”暖企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当“头部服务员”,有关部门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该县成立工作专班,抽调发改、资规、住建、行政审批等部门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坚持每周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项目审批、规划调整、土地征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融北方运营总部、物联网科技创新基地、电商零售、智慧物流与仓储、航空枢纽、保税物流中心等为一体,年实现营业收入 45 亿元,三年预期税收2-3亿元。”喻天说,他们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借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推动空港型综保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及自贸区建设,为圆通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廊坊和永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来源:廊坊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