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丨“小巨人”精臣智慧澎湃大能量八大园区厚植向“新”沃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辉煌成就彪炳史册,民族复兴昭示未来。洪山区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知重负重、只争朝夕,英雄的人民豪情满怀,正倾力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
本月,洪山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推出“强国复兴有我 绽放学城风采”系列宣传报道,全方位展示“洪山人”建功立业、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洪山作为”,展现洪山区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力量。本期,我们将聚焦位于洪山区武汉创意天地园区的武汉精臣智慧标识科技有限公司,展现洪山区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
借助科技的力量,点“纸”成金;专注标签打印,打造出“小巨人”。
在洪山区武汉创意天地园区,武汉精臣智慧标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臣智慧”)十年磨一剑,深耕细分领域,打造硬核实力,在“小赛道”里做出“大文章”,让“简单好用”赋予精致生活“大智慧”。
“小巨人”产品出口超160个国家或地区
成立于2012年的精臣智慧,是洪山区本土明星企业,也是蕞早投入标识智能打印行业细分市场的“先行官”。
精臣智慧负责人介绍,公司蕞开始成立时是一家贸易公司,主要代理国内国外打印产品,传统的标签打印机,设备体积较大、操作复杂、样式选择少,不仅售价不菲,还被国外品牌垄断市场,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智能打印机,让标签打印变得更智能、更简单,成功在市场站稳脚跟。
从“代工贸易”到“跨国小巨人”,精臣智慧花了十年时间。公司负责人介绍,为了更便携的打印设备、更简单的打印方式、更高效的实物管理,公司在经年累月的研发过程中,反复打磨基本功,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始终每年将10%以上的营收投入到生产研发,持续创新引领智能标签市场,获得国内外相关专利超600项。
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湖北省上市金种子企业”等多项荣誉。
精臣智慧累计服务用户1200万
如今,凭借移动智能标识打印设备与标识云技术,精臣智慧系列产品在移动端应用市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连续3年全网销量位居行业前列,连续6年营收增长超30%,产品出口海外超160个国家或地区,累计服务用户1200万+,深受各行业用户认可。
精臣智慧产品出口海外超160个国家或地区
近年来,精臣智慧还自主建设了300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工厂,其中覆盖智能标签打印机生产线、耗材生产线万件。得益于公司在原料采购、研发设计和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高标准的要求,以及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使得公司整体的综合实力和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可以说,在智能打印领域,精臣智慧拥有了制定行业标准的能力。
1300余家高新企业扎根洪山沃土
在优良营商环境的滋养下,像精臣智慧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洪山区超过1300家,居武汉市中心城区头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9%,创新驱动发展效果日益明显。
“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促进园区的繁荣,园区则为企业成长培育沃土、持续赋能。”精臣智慧负责人认为,园区与企业是紧密相连的伙伴,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二者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是产业聚集的主战场。近年来,洪山区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积极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围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建强园区平台载体,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一纸蓝图落地开花,眼见高楼平地起。
北港工业园、青菱科技生态新城、烽火创新谷、融创智谷、武汉创意天地、理工大孵化楼、武钢云谷606、地大宝谷创新创业中心等八大产业园区整体起势、快速成势,宛若一只蝴蝶,迎风展翅,亮出蕞美的双翼。
漫步书城路,两侧塔吊林立,北港工业园里,天辉医药、三峡智控、云浩科技等一栋栋产业楼宇“拔节生长”,“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经济“向高而立”。作为华中首个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产业园,融创智谷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创新产业为主导,里得电科、兴和云网、浪潮集团、海豚传媒等科创、文创龙头企业纷至沓来。
在青菱科技生态新城,捷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制造基地,苏州利来、孔辉科技等汽车产业链优质企业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园区正逐步形成以电力能源、生命健康、汽车零部件制造三大产业为核心,以总部经济添动力的“3+1”发展模式,积极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新区向工业强区转换。
走进武钢云谷·606产业园,工业遗产生机活力尽显,作为杨春湖高铁商务区的重磅项目和节点工程,园区正在从“工业锈带”蝶变成“产业秀带”,成为国有企业盘活存量土地的标志性项目,聚焦科创、文创企业、总部经济,一座绿色、人文、创新、包容的友好型产业园区雏形已现。
从“无”到“有”,从“平面”到“立体”,做强园区载体,构筑“硬核”支撑,体现了洪山区委、区政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决心和力度、速度与成效。人才、成果、产业交互融合,八大产业园区“破壁”“作答”,不断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构建魅力独特的创新基地,构筑“心无旁骛”的创新环境,洪山区实现新突破闯出新路子的后劲更足。
沿着八大产业园区的足迹探访,仿佛看见一双魔术之手,将美好蓝图一笔一画地描摹在洪山大地上。循着这蓝图,崭新的洪山款款而来。
近年来,武汉市洪山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攀升,2021年达到860家,2022年突破1000家,2023年达到1300余家,截至目前已增至1335家,总数持续位居武汉市中心城区头部。2024年已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5家,累计122家,已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01家,累计354家。现有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