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一批重量级项目签约、落户武汉这些区都有好消息
2020年武汉市云招商央企专场现场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摄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能公司)与武汉经济开发区签署合作协议,意味着国家电投集团规划的华中氢能产业基地正式落户经开区。
据了解,基地将重点建设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开展燃料电池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产品研发及生产;建设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实现燃料电池规模生产;打造氢能多元应用示范,推进燃料电池车辆等规模推广,同步推动氢能源供给网络建设。首期投资16亿元,建设质子交换膜技术研究院和中试生产线、万台规模氢燃料电池生产线。
该项目将助力武汉市打造新兴氢能产业,构建氢能核心产业链,建设国家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制造中心和氢能应用示范中心,培育武汉新的经济增长点。
氢能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实施氢能产业科技创新的平台,是国家“科改示范行动”氢能行业唯一示范企业。氢能公司致力于氢能核心技术的自主化,研发和高端装备制造一体化发展,目标成为氢能行业创新型领军企业。
国家电投集团将氢能产业基地落户武汉,将助力武汉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
根据协议,葛洲坝集团将围绕硚口区“三旧改造”、教育文体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硚口区建一路、皮子街、解放社区等片区改造,汉江湾生态综合治理及硚口教育文体项目建设,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硚口区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葛洲坝集团与武汉市硚口区将分别建立工作专班,加强沟通对接,有序有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
日前,葛洲坝已中标武汉汉江湾生态修复项目,该项目被列入生态环境部技术应用试点项目。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晓华表示,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专业优势,坚持扎根武汉、深耕湖北,把湖北和武汉作为蕞重要的战略市场和投资区域,全方位参与湖北省及各市州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在汉投资建设力度,为湖北、武汉疫后重振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了解,葛洲坝集团在湖北省内注册企业86家,其中武汉22家。近五年,公司在鄂累计承揽项目合同额723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额306亿元,在鄂累计缴纳税费近150亿元。先后投资建设了武汉地铁27号线、武阳高速、沙公高速、枣潜高速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在汉建立了高端装备产业园,与湖北形成了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武汉华迅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就智能微机电系统(MEMS)产业总部项目签署合作协议。
智能微机电系统(MEMS)产业总部项目是由中国信科集团和清华大学共同建设,也是清华大学在湖北直投的头部个项目。未来,中国信科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合作沟通联系,研发出高端MEMS传感器产品。
智能微机电系统(MEMS)产业总部项目是集MEMS芯片、器件及模块设计、封装、制造、测试、应用一体化的产业平台,达产后产值将超20亿元。该项目应用领域广泛,建成后将有力促进武汉临空港经开区芯片产业快速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据了解,受新冠疫情影响,项目未按原计划时间签约。为推动项目如期开工,临空港经开区机电产业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联系单位,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与企业团队保持密切联系,跟踪进展情况,做好企业服务。项目方面,企业团队表示厂房设计图纸及装修方案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购置、人员招聘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产。
15日,记者从武汉市“云招商”央企专场获悉,中粮集团旗下大悦城控股华中区域公司拟在洪山区卓刀泉南路打造“中粮智汇广场”项目。国粮武汉研究院将升级改造为全新的中粮集团华中研发中心。
据了解,“中粮智汇广场”项目秉持健康、科创、共享理念,拟在保留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基础上,重点协调引进中粮集团优质资源——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国家级营养健康研发中心)、中粮双创基地等。项目立足洪山区“大学之城”城市整体规划,以洪山区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将在食品科技研发、双创孵化、现代商贸服务等领域引入中粮集团优质资源落户洪山区,打造新的产业创新高地。同时为武汉中央创智商务区(大学之城)核心区提供高品质商业配套服务,打造城市新名片。
截至目前,大悦城控股在汉的6大项目均已复工、开工。4月17日,大悦城控股华中区域推出“2020千人优才计划”,帮助社会解决就业,提升市场信心。这是疫情后武汉蕞大规模的央企定向招聘。
大悦城控股华中区域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武汉,以“健康赋能行动”提升多业态产品力和人居生态价值,构建中粮健康生态圈,并在更多精品项目中落地“3H健康居住体系”。
长江日报出品 记者:黄莹 通讯员:殷波 孙文婷 王冠 摄影:胡冬冬 编辑:费吟梅 校对:毛欣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