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九城同心向未来】揭秘武汉都市圈的“黄金皮肤”

admin6个月前 (09-27)武汉产业信息16

  “武汉周末去哪里,黄陂景区等着你!”已经成为游客的共识。

  近年来,黄陂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都市近郊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和木兰文化“三大优势”,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累计投入200亿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共培育出23个木兰系列景区,其中,3A级以上景区18个,A级景区位列全国区(县)头部。木兰草原成功跻身5A级景区,成为全省头部家新三板上市民营旅游企业,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旅游名镇1个,省级旅游名村2个。2019年9月,黄陂被评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被评为“全国全域旅游蕞优区”。2021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490.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8.59亿元。

  通过设立100亿元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支持村集体建设农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稻香、花香、果香、茶香”为特色的“四香”现代农业产业,建成木兰花乡、花乡茶谷都市田园综合体,新建金秋草莓园、盘龙绿茶叶等十大精致农业产业园,1326家星级农家乐、668家休闲山庄“百花齐放”。全区已有36万人吃上“旅游饭”。

  探索特色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接下来,黄陂还将进一步丰富“木兰游”IP,做好“接二连三”文章,高水平建设1000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区提档升级,大力培育“新木兰系”旅游品牌,打造木兰夫子山乡村度假区、木兰天创乡村度假区、木兰大余湾乡村度假区、木兰中华恐龙园等四大景区。加快建设木兰古道文化小镇、木兰黄花涝千年古镇、木兰姚家山“红色小镇”等三个特色小镇。

  今后五年,黄陂区计划每年新增一家农旅融合4A级景区。建设精品民宿集聚区,打造木兰樾和林泉、木兰斜阳耒筑、木兰设计之乡等十大高端小众精品民宿品牌。创建木兰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争创全国首个全域旅游服务国家质量奖,成为全域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制定者、引领者。

  在武汉都市圈众多地标中,位于黄陂的天河国际机场,是武汉连接世界的重要枢纽。

  据悉,湖北省、武汉市以天河机场为核心,在黄陂规划建设150平方公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在建设航空客货运“双枢纽”门户、临空产业创新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绿色发展先行先试4个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6月26日,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天河机场有望成为中部首个、全国第七个拥有三条跑道的机场。

  与此同时,武汉区域高空管制中心、沿江高铁武汉天河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天河空铁枢纽区域站城一体化项目启动规划设计,项目将极大提升天河空铁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与机场相依的黄陂临空现代产业园,是武汉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地。黄陂区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点带链,推动现代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形成以翰宇药业为龙头、国药湖北互联网医药等为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比亚迪刀片动力电池武汉公司为龙头、惠强电子等为支撑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周大福为龙头、爱帝针纺等为支撑的珠宝时尚产业集群;以菜鸟快递为龙头、普洛斯保税物流中心、玉湖冷链为支撑的航空物流产业集群。

  2012年,周大福(武汉)珠宝文化产业园落户黄陂临空现代产业园, 2021年实现产值95亿元,预计2024年产值达200亿元。

  近日,黄陂区推出“信创8条”专项政策,引导推动信息技术运用创新产业发展,这是全国第三个地方性信创产业专项政策。新政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施策,将加速一批上下游企业在黄陂聚集落地。

  2021年10月12日,全球数字贸易大会暨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在黄陂举办。103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商团和国内外8491家企业及品牌商参会参展,达成交易金额4028亿元,吸引52万人次观展,重现“货到汉******”“货经汉******”。

  30大专业市场,1240万平方米面积,412家物流企业,6.8万商户,2021年汉口北凭借这些“硬基底”跻身全国第二大综合商贸市场。创办了12届汉交会和全球数字贸易大会,伴随着成交额、知名度的双提升,成为中国内陆市场极具影响力的商品交易盛会。

  黄陂正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线上与线下”,建设全国商品市场数智化示范基地。支持汉口北中农网打造全球蕞大农产品B2B垂直电商平台。建设直播小镇,搭建抖音电商、快手电商、跨境电商等直播平台,现已形成30大专业市场的电商直播生态圈,签约入驻商户突破810家、带货主播近600人。坚持“内贸与外贸”相结合,建设湖北“新沿海”重要出海口。建设国内首个集市场采购、跨境电商、一般贸易三种通关方式于一体的市场。在武汉都市圈设立24家直属外贸总服务中心,服务省内1000余家出口企业,打造全省进出口新平台。坚持“批发与体验式消费”相结合,建设湖北新消费中心。在湖北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新征程中,黄陂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湖北发布编辑部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TCL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主厂房正式封顶

TCL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主厂房正式封顶

  3月28日, 位于武汉市临空港经济开发区(东西湖区)的TCL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主厂房正式封顶。据介绍,TCL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4.2亿元,目前在建的项目一期占地243亩,总投资12.42亿元,建筑面积为27.9万平方米,将围绕自动化产线、精密冲压、高端注塑、智能电子等重点发展,逐步形成智能制造产业群,形成一个数字化、绿色环保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一期建成后年产量将...

上海与武汉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上海与武汉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上海与武汉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作者:许大为 来源:《硅谷》2010 年第 05 期   摘要: 上海和武汉都是我国的汽车产业重镇,以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实例,从管理模式、产业配套、园区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对这两个汽车产业园区的发展模 式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上海国际汽车城;武汉经济技术...

争夺新风口 中国车谷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实现自主量产扩产

争夺新风口 中国车谷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实现自主量产扩产

  “有了国家层面的规划布局,氢能产业的春天来了。”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明星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凭借车谷氢能产业“规模效应”,武汉氢能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武汉是“中国氢都”的有力争夺者。   “氢能汽车领域,工信部列出的氢能汽车八大核心技术,武汉掌握了其中的六项。目前,武汉氢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2到3年,车谷氢能产业开足马力“加速...

人民网:武汉“千亿元级”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即将复工

人民网:武汉“千亿元级”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即将复工

  4月1日,湖北省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光电子产业园项目首批返岗员工返岗。据了解,针对湖北项目复工复产需求及实际情况,项目从返岗过程、返岗后项目管理两个方面做好复工准备。截至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复工后,项目建设人员人数将达500人。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光电子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由1栋20层厂房、6栋4层厂房和3栋4层仓库等业态组成。该...

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二期拔节生长

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二期拔节生长

  湖北日报讯(记者魏铼)11月25日,初冬艳阳下,航拍中国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二期)施工现场一派繁忙紧张。   11月18日,项目主楼地下室主体结构实现提前15天封顶。此前一日,D2#楼主体结构也完成了封顶。至此,该项目主体结构全部冲出正负零高度,是继3月份开工以来的重要节点。   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是...

全省首个信创产业园在黄陂区开工

全省首个信创产业园在黄陂区开工

  湖北日报讯 (记者黄磊、通讯员黄宣)11月4日,全省首个信创产业园——东湖高新木兰信创产业园,在武汉市黄陂区开工。   东湖高新木兰信创产业园,位于黄陂区滠口街道腾龙大道延长线万平方米,计划竣工时间为2025年9月,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产业园以信创和智能科技为产业主题,以围绕PC配件产业的智能终端产品为核心主导,以精密仪器和新型显示为支撑,以医疗器械产业和现代服...

凝聚共识创新共赢霍尼韦尔供应商峰会暨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专题推介会成功举行

凝聚共识创新共赢霍尼韦尔供应商峰会暨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专题推介会成功举行

  长江网讯(通讯员陈轩 李伟恩)3月2日,“凝聚共识 创新共赢”2023霍尼韦尔供应商峰会暨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推介会在蔡甸区举行,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企业代表出席现场,蔡甸区作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专题推介。   自2019年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落户蔡甸以来,蔡甸区始终坚持高点定位,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高标准建设中德国际产业园的省级战略部署,...

刚刚!武汉再被“点名”!

刚刚!武汉再被“点名”!

  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1、在长江沿线建设中国(武汉)光谷2、选择武汉等有条件城市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加快武汉信息光电子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4、支持武汉都市圈建设5、加快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6、加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7、提升武汉区域航空枢纽功能8、鼓励武汉建设临空经济区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