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品牌节年会在武汉开幕600多位政商学界精英共话发展大计
2020中国品牌节年会在汉开幕 600多位政商学界精英共话发展大计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周丹)助力武汉经济重振,昨日,2020(第十四届)中国品牌节年会在汉盛大开幕。来自全国的600余位政商学界精英翘楚、行业大家济济一堂,共商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大计。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2020(第十四届)中国品牌节年会由品牌联盟、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其主题为“赋能与重振”,是武汉重启之后引进举办的首场大型巡回会展活动,也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品牌盛会。
开幕式上,王忠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指出,品牌兴、武汉兴,品牌建设是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强、品牌强,武汉为品牌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沃土。本届品牌年会在汉举办,必将助推武汉产业加快升级、动能加快转换、品牌加快锻造,助力“武汉造”走出中部、畅销全国、享誉全球。处在疫后重振关键时期的武汉,希望与品牌联盟和广大企业家一道,携手开创美好未来。
品牌联盟董事长王永表示,自2007年创立以来,中国品牌节已在全国相关大城市连续成功举办十三届,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相互交流学习、彼此促进提升的资源交互平台与宣传推广媒介。本届展会,将力争把蓬勃发展、不断创新的武汉品牌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与会嘉宾们纷纷表示,十分看好武汉的发展前景,有意继续深耕武汉,将品牌做得更大、更强。
“我们在武汉有2万名员工,接下来还将在武汉建立产业城,建设可容纳1.6万人的大型办公楼。”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社会公益部总经理孙利军表示,疫情期间,阿里巴巴全力驰援武汉,如今看到武汉重新充满活力,“线是让我骄傲的身份证数字,今天我回家了,我为英雄的家乡自豪!”湖北老乡、海尔集团副总裁李华刚深情的演讲,让现场不少人动容。他说,海尔集团在湖北有超2万名员工,疫情期间没有辞退一个人,并想尽办法保障他们的权益。好在湖北挺过来了,武汉挺过来了,“今年我们在武汉的产值必须突破100亿元!”
本届中国品牌节年会,通过开幕式、高峰对话、颁奖盛典、行业分论坛、品牌之旅等多项内容,为中国品牌发展、武汉城市品牌建设和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加油助力。
“中国有色集团有三成业务在湖北,营收更占五成。”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长清在中国品牌节年会上说。
他介绍,今年以来,中国有色集团在湖北承接不少项目,如签约黄石新港工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
此外,中国有色集团与湖北还致力于打造落实国内国际双重要求的合作项目,特别是在中南区域建立中国海外基地。目前,该项目已吸引72家中外企业入驻。“这将是我们与湖北共同走出去的战略平台,热忱欢迎企业来投资。”董长清称。
在今年抗疫的过程中,中科院在病毒快速检测、灭活疫苗研制等方面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今后,中科院跟武汉的合作还将更加深入。”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华说。
杨建华还表示,该公司将把中科院的更多科研资源、创新人才、前沿技术聚焦到武汉,谋划建设一批重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平台。他们正与武汉方面商议共同推动建设武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如果成功,武汉将成为我国第五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7月22日,中国石化助力湖北经济复苏“荆楚优品”暨湖北助农扶贫特色产品云订货会,在北京和武汉同时举行。中国石化党组宣传部主任、品牌办公室主任吕大鹏昨日介绍,“我们要求全国中石化加油站便利店都卖湖北的特产,并动员员工也来买。目前,我们的订货单达到1.1亿元。”
同时,中国石化准备投入200亿元助力湖北重振发展,一是页岩气开发,二是落实长江大保护建设,三是完善湖北成品油消费升级,四是加强与湖北地区高校、湖北籍毕业生的签订就业。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社会公益部总经理孙利军在公司的花名是“大圣”,在他看来,花名文化可以让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让大家更有凝聚力,能够齐心齐力去完成一件事情。疫情期间,从捐钱捐物驰援武汉,到保障城市基本生活,再到赋能助农、帮商……阿里一直在行动。
“未来,我们将在武汉发展更多产业,还会在汉建设产业园,全力参与武汉的品牌建设。”孙利军说,阿里在武汉有超过2万名员工,已有计划新建自有办公大楼,“我们希望与武汉深度结合,在这里扎根、扎深。”
海尔集团副总裁、首席体验官李华刚介绍,尽管已经离开家乡武汉30年了,但他对武汉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海尔2-4月在武汉的销售几乎停滞,但在武汉市政府的大力帮助下,也在逐渐回暖。“我们武汉工业园去年产值是90亿,今年在武汉的目标不能降低,必须突破100亿。有这么好的政策和帮扶,丢掉的两个多月我们是可以把它补回来的。”
对家乡有信心,对品牌有信心,武汉老乡李华刚说,以后会多回家乡,“遇到疫情更深感触到,对家乡的感情有多么深厚。”
作为从武汉本土走向全球的品牌企业,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讲述了打造品牌背后的故事。
1998年,他在一家菜市场卖卤菜,取名怪味鸭,一天能卖出上百只。后来,负责采购的店员从别的地方低价进购了一万多只质量差一些的鸭子,结果销量大幅下降,一天只卖出七只。
周富裕痛定思痛,将质量不如以往的鸭子全部销毁,回到蕞初,坚持选择品质蕞优的原材料,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品牌。“永远不要欺骗消费者,因为他们正是我们企业长久生存的根源。”周富裕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