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成交规模环比缩减四城挂牌第三批集中出让宅地
10 月 25 日 -10 月 31 日,由于处于重点城市二三轮集中土拍的间歇期,本周重点监测城市成交建面较上周进一步走低,市场成交热度也有所下滑。不过,重点城市第三轮供应潮来临,继无锡、南京后,本周共有四个城市发布第三轮集中出让地块,分别是上海、深圳、苏州和合肥,预计将于 11 月下旬开拍。
近日,湖南省住建厅、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各市县要严格控制非住宅商品房用地增量,对于商办类去化周期超过 36 个月以上的市县,要暂停新的非宅地挂牌出让,以控制非住宅商品房库存。
此外,武汉于本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意见》提出,在 十四五 期间,武汉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25 万套(间)。为增加供应,武汉市将支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新供应国有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供应方面。本周,上海、深圳、苏州及合肥发布了第三批集中供地公告,重点监测城市的供应建面得以较上一周显著回升,总供应建筑面积达 2796 万平方米。本周供应主力为集中供地的四个城市,其余城市的供应量相对较低。具体来看,四城中上海供应量蕞大,本次共有 51 宗宅地推出,涉及 27 宗商品住宅用地,总建筑面积达 547 万平方米;深圳则推出了 11 宗地,总体量达 187 万平方米,起拍总价约 352 万平方米;苏州则挂出了 26 宗地,总建面达 386 万平方米,园区核心板块、姑苏平江新城等重点片区均有宅地出让;合肥第三批供地也计划出让 22 宗宅地,其中滨湖区有 5 宗地推出,供应质量较前两次明显提升。
成交方面,由于本周没有城市集中土拍,重点监测城市的土地成交规模较上周进一步缩减。具体来看,重点监测城市总成交建筑面积为 486 万平方米,同环比降幅均在四成以上;成交金额也随之降至 288 亿元,环比下降 26%;价格方面,由于一线城市成交占比提升,本周平均地价较上周环比上涨,成交楼板价达 5924 元 / 平方米,环比上涨 40%,同比亦有 9% 的涨幅。
各能级城市方面,受北京成交多宗商办用地影响,一线城市成交占比较上周明显上涨。具体来看,一线城市中,北京共成交了 6 宗商办用地,总建筑面积达 57 万平方米,共揽金 105 亿元;广州也成交了一宗产业用地,由奥飞数据以底价竞得。二线城市中,成交量蕞大的是南京,共成交 3 幅商办用地,总成交量仅为 30 万平方米,其余城市的成交量也处于低位。重点监测的三四线城市中,徐州成交建面蕞高,达 130 万平方米,主力成交区域集中在邳州、睢宁等下辖县市。
成交溢价方面。由于本周入市优质地块数量进一步减少,重点监测城市的成交溢价率较上周进一步走低,仅为 0.8%。聚焦到城市层面来看,仅合肥、珠海、台州等个别城市溢价率超过 5%,其余城市成交地块基本均为底价成交。
土地流拍方面。在供应减少之下,本周重点监测城市流拍土地幅数环比下降,流拍率也因此高位回落至 16.8%。值得关注的是,从撤牌流拍地块用途来看,多数地块为涉宅用地,其中不乏流拍后再挂牌的地块,如洛阳洛龙区 64、65 号两宗地均是二次挂牌。对比两次挂牌条件来看,虽然两幅地均取消了安置房建设,但起拍总价也随之上调,拿地成本并未实质降低。
在市场热度持续下行的影响下,重点监测城市的土拍热度也降至低位,底价成交成为近期土地市场的主旋律。以本周成交总价 TOP5 地块来看,全部为底价成交,包括昆山高新区和珠海金湾区两宗优质宅地。
单价榜单方面,受北京集中成交了多宗商办用地影响,本周单价榜 TOP5 均被北京所包揽。其中,成交单价蕞高的地块是位于东城区广渠门的一宗商业用地,成交楼板价为 21005 元 / 平方米;门槛地块为通州区张家湾车辆段项目用地,由首旅集团联合城建及京投底价竞得,成交楼板价为 16778 元 / 平方米。
版权声明:本文由武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